文|原廓杨继正
真正改变宣府地位的是明成祖朱棣。随着迁都北京,宣府的地理位置更加突出,从宣府镇到京师的距离不到四百里,增兵积粮,选将固守,则京师可安。宣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永乐年间是明朝对宣府防御体系的一个完善期,虽然其兵额没有太大调整,但城防和防御体系方面却有较大改善。
永乐七年(1409),明帝国以江阴侯吴高为镇守大同总兵,佩征西前将军印,此为大同称镇的标志。在十几年前还只是大同防御体系衍生品的宣府,居然先于大同设镇城,派遣总兵官,说明宣府的战略地位在永乐朝被重新认识。当然这也和当时鞑靼的东迁是分不开的。
鞑靼的东移侵犯和当时瓦剌南下与兀良哈三卫的支持不无关系。可以说,鞑靼、瓦剌、兀良哈势力时而敌对、时而结合,但最终都向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侵犯明帝国。瓦剌部南下、鞑靼部东移、兀良哈部摇摆不定,都预示着辽东以及宣府地区军事压力的增大。
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北方形势下,明帝国也加快了对宣府镇城的建设。其中,宣德五年(1430)设立的万全都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万全都指挥使司于明宣宗宣德五年六月设立,它是明朝北方防线设立时间较晚的一个都司。此时的宣府虽然称镇,但是在军事制度上和各周边城镇的联系依然不大,明宣宗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宣府镇及周边的军士“散处边境”,互不制约,一旦有警,很难做到统一的调配和征战,于是下令在宣府地区设立都司,首任都指挥使为马升,负责统一管理宣府镇城及周边十六个卫所的军事要务;同年九月,确定都司治所设立在宣府前卫。宣府的防御范围正式确立下来,其所辖区域包括怀安至居庸关间的众多卫所。在当时的环境下,明帝国整合现有军事资源,设立都司和镇守官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由于万全都司设立时间较晚,辖区内大部分卫所的设置时间都早于都司,所以其建制较其他都司,都是比较稳定的。
宣德年间同时也是一个大修边防城堡的时候,期间所修的城堡甚至比之前洪武、永乐两朝所修城堡的总和都多,这也从侧面看出当时明朝边防战略的改变。当时随着蒙古部的重心偏向东部,再加上明成祖朱棣的病逝,永乐年间对大宁卫的暂时性弃守,到了洪熙、宣德年间已经变成了彻底弃守。明朝边防线收缩,加上明军战力的下降等等问题,都不得不让明军趋于守势的地位。于是凭坚城、坚壁清野以待敌寇,就成为明军最佳的选择了。
总体上,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间,四次巡视边境,同时大规模修筑关隘城堡,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准备,效果显著。北方蒙古诸部在这个时期都没有轻易地劫掠明朝边境。明宣宗四次巡边中的最后一次,就有“时宣府为朝廷北门⋯⋯为各边之最”的美誉了,说明宣府的军事作用逐渐显现,其地位也大为提升。但是此时的宣府镇虽然重要,但是军事构架却并不完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