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8月中旬,毛泽东回到长沙休整、养病,抓紧时间读了些书,“把英文作为主课,每天多少必读几句,诚已晓得非读不可了”,想必是受了精通外文、在一大会议上慷慨陈词的李汉俊、李达等人“刺激”。
会场上,28岁的毛泽东给人留下“老成持重,沉默寡言”的印象,很少发言,更多是倾听和吸收他人意见。当时党的工作重点是组织工会(尤其是铁道、矿山、海员工会)与教育工人,毛泽东作为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肩负“成立产业工会、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使命,选择何处作为工人运动的新战场,一贯注重调查研究的毛泽东踏上了寻觅之路。
毛泽东“第一个战场”?"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为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建立。
其时湖南境内的铁路有两条,一条是粤汉铁路,有工人约3000人,多数集居在长沙;另一条是株萍(株洲到萍乡)铁路,全线工人1100余人,该铁路有一半在江西境内,大多数工人集居在萍乡安源。安源煤炭资源丰富,1898年,清朝铁路总公司督办、汉阳铁厂督办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问题,引借外资和技术,设立萍乡等处煤矿总局,以安源为中心,圈定12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为矿区,禁止别人开采,不久又修通萍乡宋家坊萍河边至安源的萍安铁路,1904年,萍安铁路延至湖南株洲,称株萍铁路。
毛泽东“第一个战场”?" />
/安源煤矿总平巷矿井口,建于1898年
萍乡煤矿(又称安源煤矿)加上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共有煤矿和铁路工人13000多人,大多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的破产农民,另有失业工人四五千人。虽说萍乡煤矿在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和炼焦,采煤工作还得靠矿工完成,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他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井下采煤时无法直立,只能蹲着或侧躺着挖,挖出的煤用竹筐装,如牛马之驮车一样,人工推拉到主巷道。矿井里的工人赤身裸体,自备一条约1米长的蓝布,在井下包在头上,出井后用来围身遮羞,到澡堂便当洗澡巾。井下发生火灾时,矿局救井重于救人,有时工人被堵闭在井下致死。
毛泽东“第一个战场”?" />
1920年2月东平巷大火,死40人,伤20人,矿局规定,事故死亡的工人仅发给16元安葬费,不及一匹马的价值(60元)。“早晨下得矿井去,不知晚上出不出”是矿工们的心声,他们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还要被工头克扣,遇上矿局延期发饷,只好举债度日。20世纪头20年里,安源工人为改善待遇自发掀起了7次反抗斗争,从破坏机器到罢工、捣坏洋人住宅再到驱逐德国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当局的武力面前,风潮很快又被压下去。安源行政上虽隶属江西,同长沙的联系却比南昌方便得多,路矿工人湖南籍占了70%,加之江西当时还没有中共党组织,安源成为毛泽东“第一个战场”。
下一个: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真的是一败涂地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