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作者:未知点击量:570  来源:历史知识网

清朝时期,宗室爵位一共分为12级,最高等级为亲王,其次是郡王,他们统称为王爷。比如,康熙皇帝的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分别被封为履亲王、荣亲王,皇六子永瑢被封为质郡王。

不过,在一些影视剧里,又出现了铁帽子王的称谓。比如,在周星驰、吴孟达主演的喜剧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就出现了一位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在电影里叫僧格林参),将吴孟达扮演的广州将军吓得体如筛糠、魂飞魄散。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那么,铁帽子王又是什么来头呢?

这得从宗室爵位的承袭制度说起。

在中国古代,宗室爵位的承袭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即爵位能够无限次承袭下去,而且承袭时原有爵位不降等级。如果父亲是亲王,传袭给儿子时,也是亲王;如果父亲是郡王,传袭给儿子时,仍然是郡王。一种是降等袭爵,即爵位在承袭时,会比原来的爵位降低一等。如果父亲是亲王,传袭给儿子时,降低一等变成了郡王;如果父亲是郡王,传袭给儿子时,降低一等变成了贝勒。

明朝采用世袭罔替制度,所有的宗室爵位都能无限次承袭下去。明朝宗室子弟的生育能力又很强大。这样一来,就导致明朝宗室爵位泛滥成灾,亲王、郡王到处都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数不胜数。到明朝万历年间,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国家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供养如此庞大的宗室人口,以至于到了明朝末年,朝廷财力枯竭,国库空空如也。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废弃了世袭罔替制度,采用了降等袭爵制度。以亲王为例。一方面,世子在承袭爵位时会降一等,变为郡王。另一方面,除了世子之外的其他儿子并不能自动获得爵位,还必须通过骑射考试来获得爵位。

乾隆皇帝皇四子叫永珹,被封为履亲王。1777年,永珹病逝,长子绵惠承袭爵位,降为履郡王。绵惠没有生育儿子,过继了一个儿子叫奕纶。1796年,当绵惠病逝后,奕纶承袭爵位,再降一等为贝勒。

这样一来,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承袭到若干代后,就会变成“谱列银潢,名登《玉牒》”,却“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的闲散宗室。乾隆皇帝考虑到皇族的尊严,赏与四品顶戴和四品武职补服。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虚职,并不会实际赴任。如果闲散宗室“不知自爱”,犯了过错,还会被革去顶戴,真正变成了平民。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降等袭爵制度避免了国家供养庞大宗室人口现象的发生,功德无量,但也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宗室成员对国家的向心力不够。反正爵位传承到一行阶段后,我家就变成了闲散宗室,大家为什么要努力为国家做贡献呢?针对这种情况,清朝又允许对国家作出特殊贡献的部分王爷实行世袭罔替制度。

这类王爷,就被称为铁帽子王。

在清朝初期,出现了8个为国家立下大功的开国王爷,享受世袭罔替的待遇。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里面有6个亲王和2个郡王。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清朝中期,再次出现了1个为国家立下大功的王爷,享受世袭罔替待遇,他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怡亲王胤祥。

清朝晚期,先后出现了3位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王爷,分别是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由于清朝已经进入日薄西山阶段,恭亲王和醇亲王只传了两代,庆亲王只传了一代。

铁帽子王、亲王、郡王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全看懂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亲王、郡王属于清朝宗室爵位序列,铁帽子王是享有世袭罔替待遇的亲王、郡王。亲王、郡王未必一定能享受铁帽子王的待遇,而铁帽子王一定是亲王、郡王中的一种。

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出现的僧格林沁亲王,爵位是“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这是属于蒙古亲王,虽然也享受世袭罔替待遇,但与清朝12位铁帽子王不一样。

上一个: 宋子文怎么死的?宋子文真的是吃饭噎死的吗?为什么葬礼宋氏三姐妹没来?

下一个: 驻韩美军违规,韩国警察能强制执法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