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王朝,从分封制转向郡县制的王朝。那么,秦朝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建国,并逐步走向巅峰的?
大费得姓
秦朝祖先也是黄帝,黄帝的孙子是帝颛顼,帝颛顼的孙女是女脩。女脩的丈夫是皋陶,皋陶是尧舜禹时期的名臣,大禹去世时曾要传帝位给他,可惜皋陶死在了大禹前面。女脩生大业、大业生大费。
所以,秦国的人是皋陶的后代,也是黄帝的后代。只是黄帝是娘家人,皋陶是直系亲属。
在尧舜禹时期,大费帮助大禹治水有功,为表彰他的贡献,舜帝就赐予他“皂游”,并预言他后代将会有大出息。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舜帝为大费赐姓嬴氏。这里舜帝赐予秦朝的是“嬴”氏,不是姓。
这里说明下,氏比姓小,姓是整个大家族都一个姓,但为了区分这个大家族中的各支派,每个支派又有了氏,有了氏就代表这个支脉已经足够强大能够独立。
大费作为皋陶的孙子,其姓应该与皋陶一样是“偃”姓,不可能轻易更改。所以,这里舜封大费的应该是“嬴”氏,也就是秦朝的祖先大费应该是“偃”姓“嬴”氏,但是随着后来“嬴”氏一族逐渐繁荣,“嬴”才由氏转姓。
造父得氏
从尧舜禹时期一直到西周的一千多年时间里,秦朝先祖一直都没有强大起来。直到西周的周穆王时期,秦国出了一个叫造父的人,非常善于驾驭马车,是周穆王的专职司机。
一次,周穆王得到了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骏(也有说是四骏),上演了一出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传奇故事,这次西行的驾车人就是造父。
当然,这是神话,当然不是真的。最有可能的是周穆王向西巡狩,到了一个女性当权的部落,大家就将这个事情与神话传说结合,同时也为了神话周穆王,就有了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故事。
但是,无论如何周穆王是真的西巡了,而且是造父驾车。可就在西巡时期,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徐偃王造反,造父就驾车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长途奔袭回首,反叛活动也就得到了平息。
因为救国有功,周穆王就把赵城封给造父,造父一族人也因此称为赵氏。造父一族的后代也都居住在赵城。有人说赵城在今天的山西西南临汾市赵城镇,也有人说是其他地方。
总之,因为造父使得嬴姓赵氏一脉有了“氏”,有氏就代表了独立性,并且有了合法的管辖地赵城。
非子得封
造父又往下传了几代,到了非子一代,就搬出赵城(原因未知)居住在了少数部落犬丘所在地(今甘肃陇南礼县附近),特别会养马。
周孝王听说了,就让非子在汧渭之间养马(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交汇处附近),把马养得很好。周孝王一高兴,就仿效舜帝封大费,封非子一脉为附庸国(附庸于大的诸侯国的小国家,地位低于诸侯),并把秦地封给非子,为了与秦氏其他支脉区分,号称“秦嬴”。
从此,秦国才有了“秦”的封号。所以说是非子得封,使秦国真正成为一个国家。
襄公得国
如上所说,非子被封为秦嬴,使得秦国成为了附庸国。到了秦襄公,使得秦国成为真正独立的诸侯国。
西周别灭亡时,秦襄公赶紧发兵救助周王室,并且亲自护送周平王前往洛阳建立东周,秦襄公因为保护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并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国。但是,这些土地只是名义上的封给秦国,实际还在西戎的控制内。《史记》记载: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以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袭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因为西戎参与灭亡西周后,趁机占领了周朝的一些地区,包括周朝的发祥地岐山一带,这是周朝不能忍受的。于是,为了让当时还不是诸侯的秦国帮助自己收复失地,东周开国帝王周平王就封秦为诸侯,并给秦襄公承诺:西戎占领了的岐山、丰水一带的土地,秦朝如果可以打败驱逐西戎,这些土地都是秦国的了。有了这个动力,秦朝当然玩命攻打西戎,西戎败走。秦朝也顺利统治了岐山以西的土地。
所以,正是有了西戎的神助攻,反倒让秦有了用武之地,一跃成为诸侯,建立了国家,也为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文公得地
秦襄公刚刚出发征讨西戎,就死在了岐山附近。他的儿子秦文公登基,继承先人遗志,继续攻打西戎。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秦孝公内治教化,外强武功,直到登基第十三年,秦国才有史官记事,人民也受到了教化。到了第十六年,秦文公觉得万事俱备,就出兵攻打西戎,果然不负众望地打败了西戎,夺回了周朝失地。
秦文公很讲信用的把岐山以东的地方献给了周天子,岐山以西的地方自然归自己所有,并且还把西周遗民全部收纳。可以说,秦文公很守信用,又得人得地,可谓名利双收。
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至此,秦国真正成为了名义上和实际上的诸侯强国,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始了天下争雄。
结论
从尧舜禹时期到东周时期建国,秦朝经历了近2000年的奋斗史,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三朝。本文所列的大费得姓、造父得氏、非子得封、襄公得国、文公得地,是秦朝建国的几个关键节点,也正是秦朝历代先祖一步一步地争取,才使秦朝慢慢具备了建立一个诸侯国的具体条件:姓、氏、国号、土地、人民等等。
大家说秦始皇一统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其实秦国先祖已经不止奋斗了六世,六十世也不止了。所以,事情要发展,有的会比较顺利,有的就会比较坎坷,但是只要你还没死,就还有机会。天下事情有时瞬息万变,弱者一定要学会静待时机保持活着,一有机会就抓住机会改变处境,那就一定会像秦国的崛起一样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