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是谦谦君子的形象,甚是深得人心,可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正史之中,刘备干的很多事都令人不敢苟同。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他。
当然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另有所指。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因为实在缺钱用,便想到了非常缺德的一招,有人评价他这样的做法比曹操的盗墓来得更加可耻。
啥事儿呢?接着往下看。
当时刘备自己创造了一种货币,名为直百钱。不过当时百姓用的都是五铢钱,刘备造的这个直百钱,一枚就可以换一百枚五铢钱,而且是强制兑换。
有人觉得这没啥啊,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货币而已,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在古代,铜的分量越大就说明这种货币的价值越高。一开始刘备是将这直百钱造成将近五铢重的,可后来就越来越轻了,最后轻到都不到半铢,而且还是强制兑换,这可就苦了百姓了,这种兑换的方式,说是直接抢钱都不为过。
简单来说,按照现在的货币来计算,就相当于拿了不到10块钱,非要去换人家手中的100块钱。
这也是为何后来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蜀国,最后变得穷困潦倒的原因。
刘备换到的五铢钱还是在其他地方正常的购买物资,这样的人还能被称为仁义,也着实是讽刺。
而反观曹操,当时他没钱筹措粮草时,选择的是去盗墓,而不是用此等卑劣手段从百姓手中拿钱。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虽说两人做的事情都不光彩,但相比较而言,刘备虽看似仁义,可手段却更加的卑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