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备白帝托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真的想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吗?

刘备白帝托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真的想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吗?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备诸葛亮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之一,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而诸葛亮其后也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操劳一生。

刘备诸葛亮的故事之中,白帝托孤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给了诸葛亮,并且说出了如果刘禅不能辅佐,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的话。诸葛亮也立刻纳头便拜,表示一定鞠躬尽瘁以报,这被看成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然而在白帝托孤之中,刘备就没有弦外之音吗?他就甘心让诸葛亮取代刘禅?答案自然是不是这样的,刘备从一个卖草席的,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得到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当世豪杰的辅佐与效忠,其能力自然不是如同三国演义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哭而已,其手段自然也是高明无比,那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刘备在最后托孤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关于这一段的原文是如何描写的: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实际上是在逼诸葛亮表态而已,所以诸葛亮才会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刘备这种挑明了的说法,只要脑袋没有问题,都不可能说好吧,我就勉为其难,当这个蜀汉之主。

因为曹氏篡汉的先例在前,刘备自然要有所防范,刘备这么说的目的有二个:

诸葛亮表态,诸葛亮当众表态将没有二心,这对于诸葛亮其后的作为算是一种约束,毕竟刘备既然能看出什么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十倍之类的话,那么他会不清楚自己的儿子刘禅曹丕都不如,正因为明白这个差距,才是给诸葛亮一个限制。

另外就是将诸葛亮架在火上烤,刘备这么说,自然是等于给了诸葛亮极大的信任与肯定,但同时的话,也把诸葛亮至于所有臣子的眼中,诸葛亮如果要自己要做什么,自然他是刘备的托孤重臣没人说什么。但如果诸葛亮要有二心,比如要发展自己诸葛家族的势力,意图类似曹操这样构建一个庞大的家族利益集团,以图取而代之的话,所有的大臣就会盯着,诸葛亮你发展自己家族是不是想取而代之了,诸葛亮的一切作为就会成为高光,被所有人监督。

所以刘备这么说,并非真心要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反而是在给诸葛亮带紧箍咒而已。

上一个: 他是傀儡皇帝,上位5天就反杀夺权,可惜仅坚持了46天就被灭国

下一个: 汉初风云:贯高冒死为张敖辩冤,刘邦改封如意为赵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