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言不由衷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ɡ
繁体:[言不由衷]
注音: 一ㄢˊ ㄅㄨˋ 一ㄡˊ ㄓㄨㄥ
五笔:yyy i mh ykhe
近义词:两面三刀口口声声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叶公好龙心口不一有口无心甜言蜜语言不由中言行不一
反义词:心口如一由衷之言肺腑之言表里如一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语重心长
相关词语: 言语道断 言乱 五言古诗 罕言寡语 引言 缄口无言 屏言 妙言要道 汇编语言 讹言惑众 噪言 凿言 夷言 失口乱言 意在言外 不下于 万劫不复 大惑不解 百思不解 过门不入 百不当一 不刊之论 四不像 不足与谋 一定不易 一成不易 爱不忍释 不屑一顾 坐视不救 足不逾户
⒈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
例言不由衷,质无益也。——《左传·隐公三年》
英speak 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ek; say what one does not mean;
⒈ 亦作“言不由中”。
引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杨伯峻 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自是 泽 不復与府中谋议”注引 宋 汪伯彦 《建炎中兴日历》:“王语 伯彦 等曰:‘ 宗泽 渡 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清 龚自珍 《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孙犁 《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忆之也。”
⒈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也作「言不由中」。
例如:「他一向讨厌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
近心口不一有口无心
反肺腑之言 情词恳切 言衷之词 言为心声语重心长
热搜汉字
热搜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