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掌控军权的宦官已能废立皇帝,大唐永贞革新昙花一现

作者:未知点击量:224  来源:历史知识网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06,《隋唐史话》连载16(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战争连年,民不聊生。因此,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为了挽救唐王朝,着手进行政治改革。

01、宦官拥有了兵权

大历十四年(779),唐代宗死,李适即位,这就是唐德宗

德宗猜忌心很强,而且性情急躁,是一个轻举妄动、刚愎自用的皇帝。

德宗即位不久,就免去名将郭子仪的一切职务,任用臭名昭彰的卢杞担任宰相,使朝政更加腐败。

陆贽是唐朝卓越的政治家,他为人正直,德宗有问,他总是判切陈词。德宗有错误,陆贽也能竭诚谏诤。但是,陆贽的许多正确意见总是不能被德宗采纳,贞元十年(794)终于被免职。第二年,被逐出首都,贬为忠州司马,一直到死。

唐德宗猜忌文武大臣,却信任宦官。兴元元年(784),任命大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监左右神策军。贞元七年(791),左神策军大将军柏良器招募精壮代替挂名军籍的商贩。监军窦文场认为可疑,唐德宗便撤销了柏良器的职务。

4年以后,德宗任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神策军中尉,从此宦官掌握了15万禁军的领导权,他们的势力空前地强大起来,给唐朝后期宦官利用军队把持废立大权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唐德宗在“奉天之难”中备受穷困,他回到长安以后,便专心致志地搜刮百姓。很多节度使也以进奉的名义来逢迎皇帝,名目有所谓“内外方圆”、“用度羡余”等。

节度使额外剥削人民的财物,大部分自吞,进奉皇帝只占十分之一二。有的每月进奉,称为“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史也有进奉,甚至幕僚也有进奉。

所谓进奉,实际就是鼓励地方官加紧剥削,皇帝坐地分赃。在长安,德宗令宦官当宫市使。宫市使手下有白望数百人,专在市上抢夺民间货物。

所谓宫市,实际就是皇帝当窝主,天天派人给宫廷抢夺生活用品。这是唐建国200多年从来没有的贪暴行为,的确令人发指。

当然,负担最重的是农民。唐朝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诗章。

李绅的一首《古风》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白居易的《杜陵叟》说:"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瓜锯牙食人肉!“反映农民因横征暴敛失掉土地而衣食无着的状况。

特别是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优人成辅端作歌谣说:“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石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人民这样廉价出卖田舍,目的是交税,可见当时的阶级矛盾已经相当尖锐。

02、永贞革新

永贞元年(805)正月二十四日,唐德宗死,太子李诵即位,这就是唐顺宗,改元永贞。

李诵在东宫二十多年,经常关心朝政,比较了解民间疾苦。翰林待诏王叔文、王伾,一个善棋,一个善书,都是太子老师,和太子朝夕相处。王叔文明治国之道,深得太子的信任。

这一年二月十一日,顺宗任韦执谊为宰相,过了十余天,又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伾为翰林待诏。

二王等决心改革内政。王叔文推荐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吕温、陆质、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凌準、程异等,协助二王进行政治改革。

改革的内容如下:

第一,惩办大贪污犯大贵族李实,撤销其京兆尹的职务,贬为通州长史。李实是皇族,封为道王,过去在担任节度使时期,由于克扣军饷引起兵变而下台,后来又当上京兆尹。

贞元时期,有一年关中大旱,唐德宗准备减税。李实却讨好皇帝,虚报轻灾,迫使农民典桑卖地交税,从而弄得京畿不少农民破产流亡,对李实恨之入骨。王叔文等掌权以后,首先惩办了大贵族李实,真是大快人心。

第二,罢宫市。宫市是一种虐政,到德宗晚年更甚。白居易的《卖炭翁》写道:"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持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这首诗真实反映一个卖炭老人的一车炭被宦官夺去。这种害民的虐政,在永贞元年(805)罢除。

第三,罢五坊小儿。所谓五坊就是雕坊、鹘坊、鹤坊、鹰坊、狗坊。“小儿”,是在五坊服务的差役。五坊小儿在长安内外各处张网捕雀,有时把网盖在门口或井上,不叫人们出入打水,只有给了钱,才许可打水。他们到饭店吃饭时,吃饱了饭不给钱,有时还留下一筐蛇,叫店主好好饲养,说蛇是用以捉鸟雀进奉给皇帝的,主人赔钱赔礼,才把蛇筐带走。

奉使出外的宦官,常在路上抢马,搞得穷富不安,惊惧怨恨,远近喧腾,商旅将绝。因此在顺宗时,罢除了这五坊小儿。

第四,准备剥夺宦官的兵权。这年五月,任命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同时更以度支郎中韩泰为左右神策军行军司马。

范希朝是素负重望的老将,任命他担任这个职务,并佐以韩泰,目的是剥夺宦官兵权。但是,大宦官俱文珍、刘光琦懂得这是王叔文等要夺他们的兵权,密令神策军将拒不接受他们的命令。因此范希朝到了奉天,诸将不受调遣。

第五,裁抑藩镇。永贞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节度副使到达长安,求见王叔文,要求兼领三川。王叔文义正辞严地拒绝了韦皋的无理要求。

第六,罢盐铁使月进钱。食盐、铁专卖是唐朝后期政府的重要收入,设盐铁使经营。后来巧立名目,出现所谓盐铁月进钱,就是在正课以外每月向皇帝送羡余钱,以供皇帝私用。这项弊政不仅苛敛百姓,而且影响国库的正常收入,到永贞时期罢除。

第七,释放宫女和教坊女乐900余人,并允许亲属在九仙门迎接,百姓团聚,欢呼万岁!

唐朝后宫两三千人,有许多宫人白了头发见不到皇帝一面。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诗写道:“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使者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这就是咏叹宫女悲惨生活的诗。永贞时放出宫女和女乐900人,使许多怨女与家人团聚。

从上列举的几件事看来,王叔文、王伾等人确实关心民间疾苦,他们在短短几个月里,革除了很多虐政,办了不少好事。从这些改革里,可以看出王叔文等人有一套政治纲领,并且相当大胆,敢于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特别是打击宦官和栽抑藩镇,这两件改革如果成功,唐朝后期历史的发展将会大大改观。因为唐朝后期政治衰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03、废立皇帝

永贞革新是在唐顺宗支持下的政治改革,正因为改革的目的是要推翻宦官专政和消灭割据势力,因此反对革新最坚决的,就是以俱文珍、刘光琦为首的宦官集团和韦皋等军阀。

宦官集团权势最大,他们不仅直接掌握15万神策军,而且在地方军中也担任监军,具有很大权势,不少节度使的后台就是大宦官。这时的宫廷内部包括皇帝在内,完全在宦官控制之下。

正因为唐顺宗是永贞革新的后台,所以他们破坏永贞革新,首先要从唐顺宗开刀。

唐顺宗是具有政治远见的人,宦官搞宫市、五坊小儿骚扰百姓的事,顺宗当太子时,已深知其害。因为顺宗讨厌宦官,宦官感到顺宗不好支配,曾打算取消顺宗的继承权。德宗死,他们严守秘密,仓促之间把翰林学士郑纲、卫次公召到宫内,起草遗诏。

当时大宦官说:“宫内正在研究皇帝继承人问题,现在尚未决定。”在场的几位大臣不敢表态。翰林学士卫次公说:“太子虽然玉体欠安,但他是先帝长子,德高望重,被朝野所拥护,太子是皇帝合法的继承人。万不得已时,也应拥立广陵王(顺宗子)。否则,会大乱。”大臣郑纲出来应和,才决定太子李诵即皇帝位。

从这件事便可以了解,德宗死时,宦官就打算剥夺顺宗的继承权。

唐顺宗即位以后,果然不出宦官所料,王叔文、王伾得到信任。他们进行政治改革,并想夺宦官的大权。于是,俱文珍等立即组织力量打击改革派,推翻唐顺宗

首先,宦官看中了广陵王李纯,极力拉拢他。永贞元年(805)三月末,大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召翰林学士郑纲、卫次公、王涯李程等入宫,起草立太子册文,正式立李纯为太子,以便取代唐顺宗

同时,俱文珍伪造敕书,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实际即取消其宰相职务),调任户部侍郎。当时王叔文业已发觉大势已去,前途岌岌可危。在那些日子里,为了发泄自己的忧闷情怀,他经常吟诵杜甫的一首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这年四月廿日,王叔文被迫离职。八月初,宦官拥立太子李纯为皇帝,这就是宪宗。顺宗被迫退位。

第二天,大宦官俱文珍便对革新派下了毒手,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王伾为开州司马。不久,王伾死于开州。第二年,赐王叔文死。

九月中旬,贬神策军司马韩泰为抚州刺史,司封郎中韩晔为池州刺史,礼部郎中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刘禹锡为连州刺史。

十一月,贬宰相韦执谊为崖州司马。俱文珍认为以前对革新派处理太轻,于是再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

改革派虽然被宦官一网打尽,但是他们的后台——唐顺宗还在人间。大宦官绝不甘心,公元806年正月,在宫里毒死了唐顺宗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隋唐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上一个: 帝王三国名将周瑜

下一个: 饶子健:浏阳籍开国中将,荣获四枚一级勋章,西路军远征一仗由营长升为师长,曾任60军军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