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作者:未知点击量:828  来源:历史知识网

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总是藏着一些鲜有人知的小细节。比如,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上7时许,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在熊秉坤的率领下,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武昌城内外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赶走了湖广总督瑞澄、湖北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占领了武昌全城。10月11日、10月12日,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起义,占领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全部落入革命党人手里。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武昌起义的胜利,迅速在全国燃起辛亥革命的燎原烈火。短短两个月内,全国有15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朝。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结束了享国近300年的大清王朝的寿终正寝。

——引用自头条百科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武昌起义,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发现,这场起义被一根香烟所引发……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头说起吧。

1911年秋天,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清廷派端方带领部分湖北新军进入四川,导致清军在湖北的军事力量得到大幅度削减。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由于起义各方面准备不足,再加上黄兴宋教仁等还没有抵达武昌,革命党人决定在10月16日进行起义。

在起义之前,革命党人打算制作一批炸弹,用来刺杀湖广总督瑞澂。制造炸弹的负责人叫孙武孙武是湖北夏口人,曾经两次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并学会了新式炸弹的制作方法。孙武领着丁立中、李作栋、王伯雨、邓玉麟几个人,在位于汉口俄租界的宝善里14号制作炸弹。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10月9日这天,孙武细心地用洗脸盆检验炸药时,屋内进来一位“不速之客”。他是共进会负责人刘公的弟弟刘同。刘同时年14岁,他虽然并非革命党人,但由于刘公的关系,与孙武等人非常熟悉,经常来参观孙武制作炸弹。

刘同像往常一样,抽着一根烟,漫不经心地看着孙武检验炸弹。这时候,他习惯性地弹了一下烟灰,烟灰不小心落到了炸药上,引发了一场爆炸。随着一声巨响,孙武的头部和脸部受了伤。炸药飞溅到王伯雨身上,使得他右眼受伤。幸运的是,由于炸弹威力不大,现场无人死亡。丁立中、李作栋赶紧将孙武送到医院。

他们制作炸弹的场所,还是共进会的机关所在地。这里有革命党人的花名册,和策划起义用的旗帜、标语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将所有文件和名册带走。但是,文件和名册被锁在一个柜子里,钥匙不在,他们无法打开柜锁,只好先撤走了。

这场爆炸惊动了俄租界的巡警,巡警赶来搜走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旗帜、标语等,拘捕了在现场的刘同、李淑卿、王可伯、谢坤山、陈文山、刘燮卿6个人,并将他们全部移交给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如获至宝,马上下令,关闭武昌全城,一个也不准出城,按照革命党人的花名册,四处搜捕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怎么办呢?孙武对邓玉麟说:“宝善里失事,机密全泄,名抄去,清吏必按名搜捕。只有马上动手,还可死里求生。”起义总指挥蒋翊武以“总司令”的名义,下达了“十条十款”命令,以南湖炮队鸣炮为号,于10月9日晚上12点整起义。可是,由于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他们没有等来南湖炮队的鸣炮,却等来了前来抓人的军警。

当晚,清朝军警按照革命党人花名册率先抓捕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3人。对于革命党人,清朝向来采取铁腕手段,一经发现,基本上是“杀无赦”。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3人稍加审讯,即于次日凌晨枪决。

一根香烟引发一场武昌起义,埋葬三百年大清王朝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的鲜血,刺激了革命党人。一时之间,湖北新军陷入人人自危的地步。湖北新军许多中下层军官都有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的经历,他们的名字有没有在花名册里面呢?谁也不清楚。正因为此,他们的神经才会显得格外敏感。

最终,革命党人决定自行发动武昌起义。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对空连放3枪,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上一个: 文能舞会控萝莉,武能带兵搞政!12世纪论潇洒没人能及这个皇帝

下一个: 交税,铸造,解运,发放:一个银锭在明帝国的流通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