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差饿兵。”古今中外,任何军队在行军作战时,都必须提前准备好粮草。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有一支军队太大意了,竟然不带粮草就奔赴前线作战,结果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壁清野,士兵饿得两眼昏花,一败涂地。
这件事发生在1841年。
当年8月,英军第二次沿海北上,攻陷了定海、镇海、宁波等浙东地区。10月,道光皇帝命令奕经为扬威将军,率领13000余人星夜奔驰,前往浙江,对英军进行反击。在奕经大营里,有一位年轻的诗人贝青乔。贝青乔名头不小,与曾国藩、陈沆、郑珍、何绍基并称为道咸诗坛的五虎大将。他投身浙东反击战,亲临战阵,并根据所见所闻写下120首绝句,形成一部《咄咄吟》。《咄咄吟》记录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种种奇闻怪事,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根据贝青乔的记载,奕经率领大军南下后,并没有直奔浙东战场,而是拐弯去了苏州,在苏州城里住了两个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们来苏州,那可是度假呀。两个月后,奕经才带着军队赶到浙江前线。
这时候,就应该向英军发起进攻了吗?不存在的。奕经手下有一帮文人墨客,仗还没开打,他们首先就奉命拟写了捷报,“详述战功,有声有色”。有的文人墨客擅长山水画,则献上一幅《指挥如意图》,让奕经高兴不已。
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来干。奕经是清朝宗室子弟,虽然出身高贵,官居高位,却从来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对于行军作战一窍不通。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奕经对战局、战场、粮草等问题,没有进行调查研究和安排布置,就率领大队人马匆忙上阵,自然是吃够苦头,上演了一幕幕滑稽剧。
贝青乔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虽山路崎岖,然村井繁富,可市食物,故进兵时,只发响银,不发粮米。诅意乡民闻官过境,迁避一空,我兵绝粮,屡欲溃散。”
——引用自头条百科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在浙东,虽然有不少崎岖的山路,可村镇上有不少出售食物的市场店铺。因此,奕经在进军时,只给官兵发放了饷银,而没有发放粮米。他们以为带着银子,就能够在村镇上买到食物。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的老百姓听到官军即将从境内经过时,竟然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躲的躲,逃的逃,让清军有钱都买不到食物,被迫饿着肚皮与英军作战,自然难逃败局。
在清军与英军对战时,还发生了荒唐一幕,用贝青乔的诗句来说,就是:“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弯庐吸一灯。”
奕经手下有一个前营总指挥叫张应云。在作战时,张应云奉命带领一支军队,在后方接应。张应云是一个瘾君子,每天必须抽一通大烟才有精神。当前面打仗时,铅弹如雨,张应云却稳如泰山地抽着大烟。清军打了败仗撤退时,张应云还躺在床上,抽了一个多小时大烟,等过足了烟瘾,才乘坐轿子撤退。
所以,就靠这一帮庸懦和愚昧的将领,清军怎么能打赢英军?
话说回来,浙江当地民众,为什么会对清军“坚壁清野”呢?原来,清军纪律败坏,经常骚扰百姓,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坏。老百姓自然对清军畏惧如虎,避而远之。“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花溪日记》记载道,太平军撤出一座城池后,老百姓回家去看,发现他们的财物未被洗劫,还原封不动保持着原样。这时候,清军来了,在城里不分大小店铺,连续抢了十多天,“不分大小店铺、贫富居民之家,无物不要”。清军还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非吾等打败发匪,尔等身家性命安得存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并不是所有的浙江老百姓都畏惧英军。1842年,英国“复仇女神号”远洋汽轮兵舰在浙江石浦附近寻找避风港,抓住了一个当地渔民给他们带路。当这个渔民战战兢兢地把英舰引到安全处后,英国人释放了他,并给了他10块银元。
或许正因为此,后来英军进攻上海时,携带的火炮陷进了泥里,当地老百姓居然主动帮助他们将火炮移出泥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