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五代时期文化,诗词书画俱佳

作者:未知点击量:909  来源:历史知识网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32,《五代史话》连载12

五代虽是乱世,文化的发展,仍有颇为可观之处。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五代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江南(吴、南唐、吴越)和巴蜀(前后蜀)两个地区富庶安定,对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中原是文化传统最深的地区,虽屡经丧乱,也不乏短期的小康时光,因此在文化上不致完全黯然失色。

第二,五代时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完全中断。不仅是各地割据政权和中原政权常有政治上的联系,各地经济上也有联系。南北往来,虽因运河中断,受到影响,通过荆州的陆地交通,却一直畅通。因此,各地区的文化上的联系并没有断绝,仍可相互影响,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唐末的许多文人学士,在丧乱之际,或隐遁山谷,或流亡到比较安定的地方。他们保存并散布了文化的种子,继续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在暴君、军阀横行无忌的时代里,这些人没有失掉信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工作。

第四,我们还应该肯定五代时一部分对文化发展有功的统治者。他们或保护和任用了一些文人学士,或自己对文学艺术有深厚的兴趣,热心提倡文化活动,前者如吴越钱镠,后者如南唐中主、后主。

第五,五代是旧的士族门阀残余势力彻底崩溃的时期。这使文化发展多少摆脱一些旧传统的束缚,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混战割据对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01、雕版印书的盛行

唐朝末年,雕版印书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据当时的记载,至少蜀中已有人印书出售。这些书多半是民间流通较广的佛经、历书、字书以及占梦、相宅一类书籍。

五代时,印书的事业继续发展,江南和巴蜀两个地区印刷的书,种类繁多,最为突出。

这股潮流从民间开始,逐渐影响到社会上层。民间书肆开头印的都是佛经和日用图书。知识分子读的儒家经籍,主要还要亲自或请人抄写。这种情形,对于文化的流传和书籍的保存,都有很大的不利。

五代时候,这种情形有了改变。官场不倒翁冯道和后蜀宰相毋昭裔对印行经籍的事业都有贡献。

后唐长兴三年(932),冯道请求根据唐朝石刻《九经》(唐以《三礼》、《三传》、《易》、《书》、《诗》合称《九经》,开成元年(836)完成的石经,实有十二经,除《九经》外,还有《孝经》、《论语》、《尔雅》,比后来所说《十三经》只少一部《孟子》),雕版印行。后周广顺三年(953),全书刻成,因由国子监负责雕印,后来就叫做“监本”。

这件事历时20年以上方始完成,似乎太慢,但是我们只要想想这20年间发生过多少次重大的兵祸,更换过几个政权,就不仅可以原谅古人,而且对他们终于能够坚持完成这项工作,应该加以赞许了。

后蜀宰相毋昭裔刻的书比冯道要多,而且用的是私人的财力,他的功劳自然比冯道大。

相传毋昭裔少年贫寒,向人借《文选》、《初学记》,人家面有难色。他长叹道:“他年若能显达,愿刻板印此两书,以便学子。”后来他做了蜀相,果然不忘早年的心愿,出资雇用工匠,刻成两书,又续刻《九经》等书。

他还主持了刻蜀石经的工作,根据唐开成石经,命张德钊写字,孙逢吉、句中正校正,刻成十部(《孝经》、《论语》、《尔雅》、《周易》、《尚书》、《周礼》、《毛诗》、《礼记》、《仪礼》、《左传》),放在成都学宫里面。

他对刻书可谓全力以赴,是有志气的人。据说他刻书的时候,很多人笑他做傻事。后来宋人灭蜀,查明书板是毋氏私人所刻,承认了他家的产权,子孙靠印书卖钱,生活很富裕。照这一点来看,印行的数量应该不小。

毋、冯二人都是刻书的倡导者,真正刻书的是无名的工匠。五代蜀中的刻本,今天尚有留存。我们对着这些千载以上的先民手迹,遥想他们怎样一笔一划地在木板上雕成大部头的典籍,谁也不能不敬佩赞叹。

当时刻书的事情自然不止这两件。后晋宰相、大诗人和凝曾把自己的集子刻了几百部送人。前蜀以诗画闻名的和尚贯休,他的诗集《禅月集》也有刻本。

02、火药在战场上出现

路振《九国志》卷二有一段文字:“天祐(三年)……从攻豫章,(郑)璠以所部飞机发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

这是全世界最早的使用火炮的记载。天祐三年相当于公元906年,其时唐昭宣帝在位,即朱温篡位的前一年。这炮不是有炮筒的炮,还是利用杠杆作用抛射重物(一般是石块)的发石机,但是这次发射的是用上了火药的燃烧物。它是火炮的萌芽。

石油可以燃烧,《汉书·地理志》的“上郡高奴县”条已有记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附近,汉朝人已经在陕北发现了石油。它在军事上的应用,则始于五代。

后梁贞明三年(917),吴越使者航海到契丹,送猛火油给阿保机,说攻城时用这油去烧楼橹,敌人如果用水去浇,越浇越是烧得厉害。阿保机大喜,立刻准备出兵攻打幽州,想试试这个宝物。

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后是个大有识见的人物,她批评阿保机说:“哪有为了试油而发动战争的道理?”阿保机因而中止。

以后北宋政府有“猛火油作”的机构,可见当时人很重视在战争中使用石油。只是吴越人从哪儿得到猛火油,不见记载,是个疑问。

宋元是中国火器发明史的重要阶段,五代可以说是大发展时期的先驱阶段。

03、饱经沧桑的文人

在唐末五代的丧乱中,许多文人学士流散四方,寻觅一片容身之地。

中原战乱最烈,但是幽谷之中,也并非绝对没有才人栖身之地。中条山王官谷(在今山西永济以东虞乡镇东南)就是这样的地方。它是名诗人司空图(837-908)隐居的所在。

司空图,字表圣,做过唐朝的知制诰、中书舍人,他原是虞乡人,见天下大乱,隐居山中,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这两个别号看起来充满消极逃避的气息,实质上却是愤懑不平。他不接受征召,拒绝与朱温合作。一个无拳无勇的书生,能这样做,也就很不容易了。后来他听到唐哀帝朱温所杀,气愤绝食,呕血而死。

他是一个文学批评家,写了24首四言诗,说明24种诗的境界,总称《诗品》。其中《含蓄》一首的头四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从来论者多注意头两句,其实第三、四句却透露了作者的真实感情,不要被恬淡空灵的表面迷惑了,他的内心实在是痛苦得很!他的《南北史感遇》于叙南朝梁陈之亡后,感慨万分地说:"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也透露了这种心情。

罗隐(833-909)的五七言诗,特别是七言诗,在五代是比较优秀的。

罗隐,字昭谏,余杭(今浙江杭州西和杭州东的临平镇)人,在钱镠手下做节度判官、给事中。他也不受朱温的征召,还劝钱镠讨朱,钱镠限于实力,不听,但对他是敬重的。

鲁迅称赞他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我们翻开他的诗集《甲乙集》,可以看到许多感慨伤时的作品,如《筹笔驿》的中间两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说的是三国蜀汉的亡国恨,意思实指唐朝。

又如《甘露寺火后》有句,“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甘露寺在镇江,这里反映的大约是孙儒匪军焚掠以后的情况。

至于《登夏州城楼》的“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一联,气魄雄浑,艺术上颇有可取,作者对唐朝一统时的强盛,眷念之情,溢于言表。

罗隐同时齐名的杜荀鹤(846-907),为人却与罗隐不同。

他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西北)人。他原来做杨行密部将田頵的幕僚,在宣州任职,因奉使到大梁,就做了后梁的翰林学士,相传做了5天官便死了。他的诗也以语言通俗著名,有《唐风集》。

在异乡避乱的文学之士中,孙光宪是很值得称道的一位。

孙光宪(约900-968),字孟文,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他避居荆南,历仕高氏三世,最后劝高继冲归宋。他自号葆光子,显然是在乱世不宜太露锋芒的意思,与司空图的别号用意相似。

他搜集大量图书,校勘抄写,到老不止;又集所知士大夫轶事和社会风俗,写成《北梦琐言》一书,所作的词,意境高远,大部分见于《花间集》。

纵观他的生平,政治上拥护一统,文化上毕生努力不懈,两个方面都很突出。

唐末从关中流亡入蜀的人最多,如道士杜光庭(850-933),字圣宾,他的籍贯有疑问,一说是长安(今西安)人,一说是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但他从关中避乱入蜀,则是不成问题的事实。

他在前蜀做过官,得到广成先生、传真天师的封号,后来隐居春城山。他写了不少道书,又作了一篇传奇小说《虬髯客传》。著名的“风尘三侠”(李靖、红拂、虬髯客)故事就出于这篇传奇。

故事说唐初军事家李靖早年谒见隋朝权臣杨素,杨家侍女红拂看出他是英雄,与他私奔,遇到侠士虬髯客。虬髯客原来想起兵夺隋朝天下,后见李世民,认为“天命有属”,乃厚赠李靖夫妇,自已远走海外,另立新国。

传奇宣扬李世民是真命天子,似乎没有什么可取,然而在唐末五代写这样的作品,用意显然在于怀念强盛统一的唐朝,自有它的积极意义。

唐末流亡四方、饱经沧桑的文人学士,为数极多,上面所说,只在诗文上成就较著名的人士中,略举数人而已。

04、词的发展和《花间集》

五代是词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唐朝中叶的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已经开始写词,然而至多只好算是“副业”。晚唐温庭筠并擅诗词,是很个别的情形。到了五代,词的作家纷纷出现,词才能同古近体诗分庭抗礼。

词本来叫做曲子词,在民间早已有了。敦煌发现的一批民间作品叫做《云谣集杂曲子》的是最好的证明。这些作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可惜中间也不乏庸俗的东西。曲子词原是供歌妓乐工吟唱之用,内容瑕瑜互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同时被发现的民间杂曲还有《叹五更》、《孟姜女》等,这些内容的民歌至今在部分农村里还流传。词最初和民歌本来没有截然的区别。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使歌妓乐工越来越活跃。封建官僚也往往蓄有歌妓侍女,命她们唱曲子取乐。这样,曲子词的创作逐渐繁荣起来,文人学士开头不过写来玩玩,后来才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中原的词人,可以举一个皇帝和一个宰相。皇帝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众所周知,他爱唱曲演戏,他做的曲子词,当时在河东一带很流行,他的作品绝大部分已经散失,但从残存的一二首,如“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写得清俊可喜,是很优秀的作品。

宰相是和凝。前面提到过他刻集子送人的事情。他刻的是诗文集。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在唐、晋、汉、周都做过大官。他自印的诗文有100卷之多,后世不见流传。曲子词是他年轻时写的,流传很广。他做了宰相后,令人收集烧毁,但流传已广,蜀人编《花间集》,对中原词人,只取他一人,收了20首,流传至今;契丹人进开封,也知道他的名气,叫他“曲子相公”。

和凝的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看有两条。第一,中原传统的看法,对写词有成见,把词看作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宰相而为词人,似乎不成体统,所以他要搜集烧毁自己年轻时的作品。第二,受人欢迎的曲子词流传很广,中原的作品会传到契丹和巴蜀。

所谓传统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旧日的士族和守旧的士大夫的看法。这种看法在中原还有影响,江南和巴蜀的人就不大理会它了。这两个地区正是五代词人大量出现的地方。

巴蜀是词发达得最早最快的地区。蜀人赵崇祚编了一部《花间集》,收18家词500首。这18家,除温庭筠、皇甫松两位前辈及中原和凝、荆南孙光宪外,都是蜀人。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使蜀中作者的词得以流传,而且形成了一个“花间派”,影响至为深远。

《花间集》以唐人温庭筠为首。温氏的词多写偎红倚翠之景,离愁别恨之情,文字迷离,辞藻华丽。全集所收五代人作品,绝大部分都同具这个倾向。

后来两宋词人,如柳永秦观周邦彦以至姜夔、张炎等,几乎都师法《花间集》,可见它的影响之大。

近人常常批评《花间集》的内容不太健康,对词风带来消极影响。但平心而论,《花间集》中的词,艺术上颇多特色,内容也不是全部不健康,不失为文学遗产中的一件珍宝。

《花间集》所收五代词人,韦庄是第一个大作家,从时间先后和文学成就来说,可称第一。

韦庄(836-910),字端已,长安杜陵(今西安东南)人,诗和词都有较高的成就,著有《浣花集》。他在唐昭宗乾宁元年(894)中进士,天复元年(901)到蜀中,先做王建的掌书记,后来做了他的宰相。

韦庄的词比温庭筠清新明白,写情也更真挚深切。他平生流离漂泊,晚年虽安居成都,但乡愁不断,《菩萨蛮》四章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等句,写的都是乡愁。

《荷叶杯》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其中一首为: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相传他的一个才貌双全的侍姬,被王建以教宫人为借口,夺去不还。《荷叶杯》等词即为姬人而作。这个传说大概不是事实,或者另有所思的人。

我国五七言诗歌名家所作,爱情诗是个薄弱环节。词的兴起,正好填补了这一环节,韦庄所作,又极出色,论者说他能“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皆一本自然,以深入浅出法写之”。这是很确当的评论。

两个蜀后主都很有才华。可惜《花间集》不收君主的作品,亡国之后,两人的作品大多散佚,存者极少。

后蜀孟昶的《玉楼春》,据载苏轼7岁时从一老尼姑处听到,只记得两句,“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他中年后写了首《洞仙歌》,开头用这两句,只把“清无汗”改为“自清凉无汗"。后人又把苏词略加改动,写成一首《玉楼春》,说是孟昶原作,其实痕迹甚显,是瞒不过人的。

在蜀中的许多才人中,有祖籍波斯的李珣和两个花蕊夫人,都值得提一下。

李珣在《花间集》中叫“李秀才”。他的妹子是前蜀王衍的昭仪,前蜀亡后,李珣隐居不仕,他在文学之外,兼通医理,著有《海药本草》。后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所引用。

第一个花蕊夫人是前蜀王建的妃子、王衍的母亲,姓徐,后与王衍同被后唐所杀。她写过《宫词》百首(其中杂有别人的作品),写宫中游乐之事。

后蜀后主孟昶也有一个花蕊夫人,姓徐,有人说姓费。前人常把她当做《宫词》的作者,是不可信的。宋人记载说,花蕊夫人到开封后,被召入宫,孟昶即被害死。又说宋太宗(当时是晋王)不赞成太祖宠爱花蕊夫人,在打猎时把她射死。

相传她初见太祖时,奉命赋国亡诗云: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蜀臣王承旨。这个说法恐怕是有道理的。至于后人对花蕊夫人之事传说不绝,原因当在于对赵匡胤兄弟欺人太甚,表示愤慨不满之情。

05、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词人

南唐是与西蜀并驾齐驱的五代时期的两个文化中心,从词这一方面看,西蜀由于有《花间集》一书,所以名传后世的作者较多;南唐没有人做结集的工作,后人知道的作者就少了。

但从具体的作家来看,南唐李后主(煜)的成就,实在当代诸家之上,中主(璟)和冯延巳也可与韦庄具有同等的地位。

中主李璟(916-961)和冯延巳(903-960)同时。冯延巳,一作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著有《阳春集》。

中主李璟词传世的只有4首,写的都是苦闷愁恨的心情,语言明快,意境阔大,历代论者的评价都相当高。

后主李煜词传世,而且可信的也不过30多首。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我们知道,词本来是供歌唱用的歌词,作者往往是一写出来就交给伶工歌姬去唱,因而内容多以相思、享乐为主。优秀的词人逐渐增入抒情的成分,词的格局才有了提高。

李后主的词是第一流的抒情诗,他就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李煜(937-978),字重光,有钟隐居士等别号。他成年时,五代已近尾声,他25岁作南唐国主时,中原已是宋太祖建隆二年。他对宋朝处处委曲求全,最后仍逃不脱亡国当俘虏的命运。

开宝九年(976),他到汴京。不久,宋太祖死去,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初七,李煜被太宗用药毒杀。他的一生是很不幸的,而他写悲哀痛苦的感情的词,恰恰是最好的作品。

李煜早期的作品或写嬉笑欢乐,或写密约私情,描绘情景,使读者似可目睹,对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刻画得丝丝入扣。后期的愁苦之作未必完全是南唐国亡后的作品,有的可能是在国势危急之时写的。现在举国亡后所作两首为例。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类作品的好处在哪里呢?詹安泰先生在《李璟李煜词》的前言里说:"……蕴藏着对不合理生活的抗愤的情绪,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的眷恋,表明了这是在横遭压抑的情势之下所产生出来的愁苦"。又说:这是“大胆地、真切地、毫无掩饰地用直抒胸怀的表现手法,写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

李煜的高明就在于能使作品富有感染力。

二主统治时的南唐,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中主李璟15岁时曾在庐山读书,后来在读书处建开化寺。烈祖昇元四年(940),南唐在庐山白鹿洞建学馆,叫做庐山国学,以李善道为洞主,教授生徒。这就是宋朝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南唐二主用的文具纸张都极考究,为了造纸,曾聘请蜀中纸工,在六合(今属江苏)找到与蜀中性质相同的水,造出高质量的纸。后主用的“澄心堂纸”,宋朝人把它当作宝贝。北宋中叶,欧阳修曾经得到这种纸,一纸可值百钱。

南唐造砚的有砚官,造墨的有墨官。李廷珪是造墨名家。他本姓奚,易县(今属河北)人,世代造墨。父亲奚超南迁歙州,南唐赐姓李。廷珪造的墨号为"廷珪墨"。歙州又是砚的产地,李少微以造砚被中主封为砚官。

皖南盛产文具纸张的历史就是从此开始的。

06、人才辈出的画坛

从唐末经五代十国到宋初,在绘画史上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时期。前后蜀和南唐的画院是高手云集的地方;一些不求闻达的艺术家,专心从事艺术创造,也有很高的造诣。几十年中间,人物、花鸟、山水都出现了许多名家,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先谈人物画家。

贯休和尚,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在唐昭宗天复年间(901-903)到蜀中,受到王建的礼待。他工于诗画,诗有《禅月集》。他画的十六罗汉骨相都突兀古怪,流露出玩世不恭的气息。现存的纸本即使不是真迹,至少是相当高明的摹本。

南唐画院中人才最多,人物画家有顾闲中、周文矩等。

顾闲中传世的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这是一件不朽之作。

韩熙载这个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他一心向北定中原,然而却不被君主采纳。《韩熙载夜宴图》这个图卷,把他晚年置酒高会、观赏舞乐的生活,写得极为生动。

这时的韩熙载,因后主对北方籍人士心存猜疑,于是藏起北伐中原的雄心,纵情声色,蓄伎乐数十人,常和宾客作长夜之饮。后主听说此事,便命顾闲中到他家里偷看,回来画成这个卷子。

画卷把韩氏本人和宾客、女奴,一举一动以至神情态度,都精妙地刻画出来。韩熙载戴的轻纱制的高帽子,是当时有名的“韩轻格"。杯盘的颜色和形状,都是越窑青瓷。

其次,谈两位花鸟画家。

徐熙在南唐声名很大,他没有做过官,也没有进画院,画的花果鱼鸟,都独树一帜。宋人推崇他的画为神品,可惜作品不传,后人看不到了。

黄筌是成都人,在画院里做待诏。相传孟昶命他在偏殿壁上画了6只鹤,活鹤见了当是真的,想和它们站在一起。他又在壁上画野鸡,猎鹰见了,也当作活物,要飞扑上去。他在蜀亡后到汴京,不久去世。他的画风对宋代画院影响很大,持续100多年之久。

山水画的成就比人物、花鸟都大,对宋代画风的影响也最突出。

山水画到盛唐时才摆脱附庸地位,大李将军和小李将军是那时候的代表人物。唐末五代时,荆浩、关同、董源巨然李成等名家相继出现,是山水画历史上带有关键性的一个阶段,宋代画家都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荆浩是唐末、后梁时人,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据说他曾写生数万本,可见下的工夫极深。

他认为绘画不能满足于“似",即形式上的相似,要追求“真”,也就是形神俱备。

他还有对“笔”和“墨"的看法,所谓“笔",指的是线条勾勒,所谓“墨",指的是明暗深淡。画山水必须两者配合,才能画出好的作品。这些都是前人没有谈到的见解。

关同是他的学生,“同”一作“仝”,长安人,学画时废寝忘食。他在画史上与他的老师有同等的地位。

荆、关都是北方人,他们作画,师法的是黄河流域的自然界。

董源巨然与荆、关不同,画的是江南山水。

董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在南唐做过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他画的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望可知是江南风物。

巨然是个和尚,江宁人。他师法董源,又摆脱董氏富丽的色彩,走向平淡的一路。巨然在南唐亡后到过汴京,不久去世。

南唐山水画家有作品传世的还有赵斡。他是江宁人,南唐画院的学生。他的《江行初雪图》画的是渔民在飘着小雪的天气里,冒着严寒,张网捕鱼,刻画得很生动。

李成(919-967),字咸熙,是唐朝宗室,隐居在山东的营丘。他常被认为是宋初画家,其实他入宋不过7年有余,应该算做五代时人。北宋末年的《宣和画谱》推他的山水画为古今第一。有人说夏天看他的寒林图,身上会感到寒意。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山水画大有进展的时期。中国山水画以浑厚苍老、气韵生动为特色,这种特色是在五代时期形成的。山水画家以生活的地区不同,所见的真山真水有异,从而风格亦有区别,这也是从五代时开始的。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五代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上一个: 舌尖上的中国古代海军:明清时代,水师出海作战储备军粮都有啥?

下一个: 刘邦一生先后有八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