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3583,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海军舰艇技术水准中有一个项目叫做自持力,即舰艇一次装足按设计规定的燃油、淡水、食品等,中途不进行补给,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那么,在古代中国,中国水师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阿佩尔与现代罐头,不过这已经是1800之后的事情了
工业革命之前的海上作战,补给主要还是依赖船上携带。当时尚未出现各类罐头食品和真空包装,因此海上航行的舰船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得不到生鲜食物,还是以盐渍类和谷物等能长期存储的食物为主,能做成半成品的尽量做成半成品,饮水也是大问题,因此东西方都对海上补给问题进行了探索。
▲郑和水船3D模型,由于中国船只设计有水密隔舱结构,隔舱作为水舱自无不可
首先看看喝水的问题。郑和时代由于船队规模较大,因此编制有专门水船运载淡水,不过毕竟郑和下西洋并非殖民扩张,战斗不是主要任务,因此水船补给效率低的问题并非特别凸显。但是到17-19世纪,尤其是明清之际,战船作战任务居于首位,因此再用水船伴随航行不太合适了。因此主要是在战船上划出专门的水柜舱,再辅以水桶,便能携带相当数量的淡水,例如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中记载“一号船,水舱四、水柜四、水桶十二,共受水七百石。二号船水舱二、水柜四、水桶十二,共受水六百石。”即便如此,淡水依然是宝贵资源,“勺水不以惠人,多备以防久泊也”,同时海上航行淡水主要用于饮用或者做饭,很少用于盥洗,即使是饮用水,也不能敞开供应。
▲酒甑,蒸馏淡化就是类似原理
由于中国水师很少远洋航行,因此主要还是靠港口补给淡水,同时会存储雨水备用。当然,聪明的中国人也有在船上淡化海水的方法,清代水师将领李增阶在《外海纪要》中记载了船只的海水淡化法——“蒸海水法”,就是通过蒸馏获得淡水,不过这样做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只是作为辅助或者应急手段。同时代的英国海军在饮水问题上面临的问题和中国差不多,都是直接在船只上携带淡水,同时为了解决淡水变质问题,船上还储存有大量的酒(例如朗姆酒),用于与变质的水混合,一则改善口感,二则起到杀菌作用。
▲西方军舰上都带有桶装朗姆酒
在粮食问题上,中国人的创造性就要大得多了。根据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和主要作物情况,出海所带的粮食作物以豆类为主,相比之下晒干的豆类不容易发霉,且可以做成品种不同的的类食品,例如豆腐等,尤其是可以发成豆芽,而且条件要求很低,对于维生素C的补充很有帮助。当然大米和麦子等也有储备,并且提前储备有部分蔬菜,但量不会大太,能够长期保存的都是盐渍的蔬菜,也就是咸菜。不过中国人利用船上有限空间种菜的本事从郑和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在船上还会饲养一些牲畜,例如鸡、羊、猪等,一则是用于海上祭祀,二则是提供肉食和蛋类。中国古人在方便食品方面早有建树,包括耐饥丸(经过处理的糯米红枣丸)、千里面(类似于方便面)等,船只会多少带一些,以作应急。大型船上管理伙食的水手称为“总铺”,中小型战船一般由捕盗负责。
▲清代册封舟驶抵琉球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英国海军携带有燕麦、硬面包、硬饼干(没有添加苏打蓬松)、咸肉(高盐盐渍,硬度极大)和豌豆等。船上还会饲养有一些家禽和牲畜,供军官食用或者在特定情况下改善士兵生活。虽然西方在1753年已经知道坏血病原因,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在保鲜技术实用之前,这一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