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祐更化,拉开北宋党争大幕

作者:未知点击量:998  来源:历史知识网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46,《宋朝史话》连载14(点击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宋神宗死后,以太皇太后高氏和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废罢新法、恢复旧法制的活动,因为是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所以后来被称为“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不仅把北宋的统治拖回变法以前“积贫"、“积弱"的老路,还使得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

在守旧派上台大举制造废罢新法的舆论时,因为变法派的蔡确章惇还分别任宰相和知枢密院事,分掌东、西二府的人权,使守旧派不能为所欲为地废罢新法。但蔡确章惇很快先后被赶出朝廷。

01、车盖亭诗案

蔡确被贬官居外后,在安州(今湖北安陆)作《夏中登车盖亭》诗十首。有一首绝句咏道:

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

钓台芜没知何处,叹息思公俯碧湾。

有个叫吴处厚的官员把蔡确的十首诗抄录向朝廷打了报告,说五首都有讽刺朝政之意,还特意把上面这首绝句作了添油加醋的笺释,说这是借唐高宗时郝处俊谏高宗不要逊位给武后这件事,影射攻击太皇太后高氏。

吴处厚的报告一呈上,朝中的守旧派立即纷纷要求治蔡确的“讥讪”之罪,蔡确也因此被流放到新州(广东新兴),一些反对以诗治蔡确之罪的官员也遭贬斥。蔡确终于被迫害死于贬所。这就是所谓“车盖亭诗案”。

后来,守旧派为了进一步打击变法派势力,又把吕惠卿章惇等36人定为王安石的“亲党”,把安焘等60人定为蔡确的“亲党”,并把这两个“亲党”的名单列榜公布,全部赶出朝廷,不许他们再入朝为官。

除了守旧派与变法派之间的矛盾加深外,守旧派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发展成公开的冲突。

司马光在元祐元年(1086)九月死后,守旧派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并分裂成朔党、蜀党、洛党三个派别。

朔党以刘挚为首,在废新法时是司马光最坚定的支持者,势力也最大。

蜀党以苏轼为首。洛党以理学家程颐为首。

三派之间互相攻击,程颐苏轼刘挚先后都因为守旧派自相倾轧而被罢去朝官职位。

02、党争不可开交

在元祐年间,守旧派都仰承垂帘听政的高氏的鼻息,没有把小皇帝宋哲宗放在眼里。有时甚至连宋哲宗说话,许多守旧派大臣都不予理睬。

宋哲宗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守旧派大臣这种目中无君的情况越来越愤懑。守旧派同皇帝之间潜伏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正当守旧派内部各派互相倾轧,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太皇太后高氏于元祐八年(1093)死去,守旧派一时又失去了靠山。

宋哲宗在亲政后,准备驱逐那帮曾经对他不敬的守旧派大臣。这时有个惯于投机的官员杨畏揣摸到宋哲宗的意向,上疏称颂宋神宗毅然变法的功德,要求宋哲宗“成继述之道”,起用章惇、安焘、叶清臣等变法派人物。

宋哲宗接受杨畏的建议后,把年号改为“绍圣”,公开打出了“绍述”先圣(神宗)的旗帜。章惇被起用为宰相,其他变法派人物也被召回朝中担任各种要职。凡反对“绍述”神宗事业的人,都被罢官赶出朝廷。

北宋的政局又一次发生剧变。

章惇等人重新得势后,虽然以恢复新法为标榜,但实际上他们主要是考虑如何对守旧派进行报复。在章惇赴京城途中的船上,有人问他为政以何为先。章惇说:“司马光奸邪,所当先办,势无急于此。”他执政后,也确实把对守旧派进行政治报复作为当务之急。

当时,在元祐年间协助高氏废罢新法的主要人物司马光吕公著虽然都已死去,还是被追夺官职。章惇等人甚至要求掘他们的坟墓,劈棺暴尸,以泄私恨。

其他在元祐年间支持废罢新法的官员则被作为元祐党人贬官。守旧派中的刘挚苏辙范纯仁等地位较高的官员,更被流放到岭南,有的甚至死在流放的地方。

残酷的政治报复,使守旧派同变法派在元祐年间结下的仇怨更加深刻了。

在“绍述”的旗号下集结起来的变法派人物,也矛盾重重,互相排斥。

首先提出恢复新法的杨畏,因为元丰年间支持新法,元祐年间却附和守旧派攻击新法,哲宗亲政后又首倡恢复新法,被人笑骂为“杨三变”,被右正言孙谔弹劾罢职。

孙谔又在恢复募役法问题上同章惇发生分歧,主张吸取元丰、元祐政策的长处,被蔡京弹劾罢去官职。

监察御史常安民说蔡京“奸足以惑众,辩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夺人主之视听,力足以颠倒天下之是非”,要求宋哲宗驱逐蔡京

常安民还指责章惇专国植党,要求宋哲宗收主柄而抑其权。结果常安民被罢官。安焘因为替常安民辩护,被指责为与常安民相表里,也被罢官。

主“绍述”之说很得力的李清臣,因为不赞成把所有元祐党人都逐到岭南,逆了章惇之意,也被赶出朝廷。章惇成了权势最显赫的人物。

但是,章惇的好景不长。宋哲宗亲政仅仅六年就病死了,他没有儿子,其弟端王赵佶继承皇位,神宗皇后向氏同处分军国事。

03、蔡京上位

赵佶就是宋徽宗章惇因为反对赵佶继承皇位,不久就被罢去宰相职位,赶出朝廷。

向氏也是个守旧派人物,在她同处分军国事时,守旧派大臣又纷纷被召入朝担任要职。韩琦之子韩忠彦被起用为门下侍郎,不久就任右相。在韩忠彦的活动下,守旧派势力又有所抬头。蔡京等人则被罢官逐出朝廷。

向氏当权不久就归政于宋徽宗宋徽宗这时曾经想调和一下变法派同守旧派两派的矛盾,任命韩忠彦为左相,任命拥戴自己继承皇位的曾布为右相,做出两派兼用的姿态。又把年号改为“建中靖国”,表示要大正至公,消释朋党,并对元祐年间和绍圣年间的政策都进行批评,企图以此平息两派的斗争。

曾布是比杨畏更加狡猾的投机家。在"熙宁变法”开始时,他态度最为坚决。王安石曾说,始终说法可变者,只有曾布一人。但是到后来,他就倒戈攻击市易法。以后在两派反复斗争中,他一直看风使舵。

章惇激烈反对宋徽宗继皇帝位时,他即呵责章惇,因而受到宋徽宗的信任。在向氏当权时,他极力参加对章惇等人的打击。在向氏归政给宋徽宗后,他也曾顺着宋徽宗的意向,想“和调元祐、绍圣之人”。

因两派难以调和,他同韩忠彦又发生权力的争夺,就又向宋徽宗“进绍述之说”,鼓动宋徽宗打击守旧派,并且把蔡京重新召入朝中,企图加强自己的势力。

蔡京又是一个比曾布更加狡诈的人物。在宋神宗时,他投机于变法派。司马光废罢募役法时,他在开封府又按司马光的要求,五日内把开封府畿县的雇役全部改为差役,获得司马光的嘉奖。绍圣年间,他又支持章惇全面恢复募役法。

宋徽宗刚继承皇帝位时,他被向太后赶出朝廷到杭州任知州。正好宋徽宗的亲信宦官童贯投徽宗之所好,到江南访书画奇巧。蔡京也是个能书善画的人,于是不惜代价同童贯交游,托童贯把自己所画的工艺品进献给宋徽宗宋徽宗由此赏识蔡京

当时有个叫邓洵武的官员又对宋徽宗煽动说:“陛下乃神宗子,现宰相忠彦乃韩琦之子。神宗行新法,韩琦反对。今忠彦更神宗之法,是忠彦为人臣尚能绍述其父之志,陛下为天子反不能绍述先帝吗?要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邓洵武还画了一张《爱莫能助之图》献给宋徽宗,说举朝辅相、公卿都是害政不欲绍述的人,非相蔡京不可。

曾布和邓洵武等人的煽动下,宋徽宗也改变了调和两派的想法,把年号改为“崇宁",表示要追崇熙宁新法,于崇宁元年(1102)五月罢免了韩忠彦

因为宋徽宗早已决定让蔡京当宰相。闰六月,曾布也被罢免。七月,蔡京拜相。

蔡京当政后,又打起了变法的旗号,声称不仅要恢复熙宁、元丰年间已行法度,连宋神宗想改革而未暇改革的问题,也要进行改革。

对元祐党人,则进一步加以打击,把司马光等120人定为奸党,由宋徽宗亲自书写,刻石于皇宫的端礼门,称为党人碑。其中已死的人追贬官职,未死的人贬窜流放到边远地区。苏轼等人的文集也被下令毁掉。

凡元符末年宋哲宗死后提议恢复旧法的人,共500余人,也被作为“邪类”加以降官责罚。

崇宁三年(1104),蔡京又伙同宋徽宗,把元祐、元符党人合为一籍,重新确定309人为“党人",刻石于朝堂。到后来,连李清臣及王安石的学生陆佃等许多变法派人物,因为得罪了蔡京,也都被打入元祐党人籍,甚至连章惇也被视为“党人”加以打击。

从“元祐”到“崇宁”十几年间,宋朝政局的屡变及党争的恶性发展,统治集团内部愈演愈烈的相互倾轧,使得北宋的政治更加黑暗,统治力量也进一步削弱了。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宋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单字解释:

上一个: 「说谍」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当代台、美“色戒”版谍斗

下一个: 蜀汉被灭的时候,为何东吴没有出兵救援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