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57,《宋朝史话》连载25,欢迎收看。
端平二年(1235)五月,南宋在唐州(今河南唐河)的守将发生矛盾,守臣杨侁向驻守襄阳的荆湖制置大使赵范告发本州统制军马郭胜想叛变。
六月,赵范檄召郭胜,准备置狱处置。事情为郭胜所知,郭胜就在唐州杀掉杨侁,发动叛乱,并秘密派人去向蒙古军求援。
蒙古贵族见有机可乘,遂于七月初进兵唐州,开始了对襄汉地区的大规模入侵。十月,另一路蒙古兵在窝阔台次子阔端率领下大举进攻四川。
端平三年(1236),蒙古军队又在两淮开辟新的战场。宋、蒙战争就在南宋北面边境的各个战线上全面展开了。
在襄汉一线,蒙古军以窝阔台三子曲出为统帅,先攻陷枣阳,继又在襄阳、邓州(河南邓县)、郢州(湖北钟祥)大肆掳掠,随后撤了回去。
然而,在曲出撤退后,南宋襄阳主帅赵范却整天同一些将领饮宴取乐,不修军政,宋将之间互相争斗,在南宋“端平入洛”时降宋的原金朝将官李伯渊等人率部分军队放火焚烧襄阳的城郭和仓库,劫夺大批官、民、物资及军械,叛降蒙古。
另一部分宋军也乘机大肆抢掠。襄阳这个南宋经营了130年的军事重镇,至此变成一片灰烬,并沦于蒙古军之手。
蒙军接着又先后攻陷了随州(湖北随县)、郢州(湖北钟祥)、荆门(湖北荆门)、枣阳(湖北枣阳)、德安(湖北安陆)等州郡,并向江陵府进攻。
南宋名将孟珙奉令救援江陵,击败了来犯之敌,襄汉一线的战局才开始出现转机。
嘉熙二年(1238)十月,南宋委任孟珙为京湖制置使,让他收复京西及襄汉失地。孟珙调兵遣将,先收复郢州及荆门,又于嘉熙三年(1239)三月遣兵出击。三战三捷,收复了信阳、光化、樊城、襄阳等州郡。
宋、蒙在襄汉一线出现相持的局面。
在川蜀地区,阔端所率蒙军自凤州(陕西凤县东北)越过白水关,攻占沔州(陕西略阳)。又进攻大安(陕西宁强大安镇),在这里被宋将曹友闻率兵击败。蒙军暂时退却。曹友闻进据仙人关(在甘肃徽县境)。
端平三年(1236)九月,蒙古调集蒙古兵及金朝降蒙的汉军50余万,再次大举向四川进攻。蒙古军队一举突破武休关(在陕西留坝南武关河附近),进占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并由兴元府向大安进攻。
南宋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强令曹友闻从仙人关撤回大安,以保蜀口,结果曹友闻在大安阳平关全军覆没,蒙古军乘胜长驱入蜀,在一个月内迅速攻陷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绝大部分州郡。阔端在这三路州郡大肆掳掠后撤回陕西。
南宋于嘉熙二年(1238)收复成都。然而,第二年(嘉熙三年,1239)八月,蒙军将领塔海又率大军入蜀,接连攻占成都及汉州(四川广汉)、简州(四川简阳)、眉州(四川眉山)、蓬州(四川仪陇东南)、遂宁(四川遂宁)及重庆府(今四川重庆)等许多州郡。
同年十二月,塔海再次率兵攻入川东,占领了夔州(四川奉节)的一些州郡。南宋京湖制置使孟珙派兵截击,收复夔州。
四川成了蒙古军队随意出入掳掠的地区。
在两淮一线,蒙军将领口温不花接连攻陷淮西的光州(河南潢川)、蔪州(湖北蔪春南)、舒州(安徽安庆),并进兵合肥及黄州(湖北黄冈),在黄州为孟珙率师击退。
口温不花转而进攻安丰(安徽寿春),守将杜杲率将士奋勇抵抗。口温不花引兵退去。
另一支蒙古军在察罕率领下进攻淮东的真州(江苏仪征),南宋知真州丘岳部署将兵,在十倍于己的强敌面前既奋力抵抗,又设伏于西城,用火炮轰击蒙古军,并派勇士袭击敌营,终于迫使察罕撤走。
嘉熙二年(1238)九月,察罕再次率兵入侵淮东,围攻庐州(安徽合肥)。蒙军号称80万,准备攻破庐州后,在巢湖造舟,入侵江南。南宋守将杜杲率军奋勇抗击,蒙古兵败走,杜杲又乘胜追击数十里,并在淮河练水军,守卫淮河。
察罕见难以取胜,便挥师进攻滁州及天长,又遭到知招信军余玠率军迎头痛击,只好撤回北方。
两淮战线因口温不花和察罕所率蒙古军队被迫撤退,暂时转危为安。
蒙古窝阔台从端平二年起对南宋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因为在襄、淮的许多地方都遭到南宋军队的顽强抗击,蒙军的主要兵力又放在第二次西征方面,还没有消灭南宋的计划。在掳掠财富的目的已经部分得到满足,南宋又派人求和的情况下,到嘉熙四年(1240),蒙古军队的攻势相对减弱。
淳祐元年(1241)春,窝阔台患病,同年年底病死。蒙古同南宋的和议虽然没有谈成,但对南宋的这次大规模进攻却因此而停止。
从嘉熙四年(1240)起的十多年间,蒙古军队虽然继续不断南侵,但都只进攻局部地区,规模也比较小。蒙、宋双方互有胜负,战争处于相持状态。
淳祐三年(1243),南宋另派余玠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余玠是南宋末年一位有远见卓识而又有爱国激情的军事家。在端平初年蒙古军队即将大规模南侵时,他毅然从军,投到淮东制置使赵葵的麾下,决心报国自效。在蒙古兵进攻两淮时,他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接连立下战功,被提升为淮东制置副使。他调任四川制置使时,宋理宗曾让他“为四蜀经久之谋,勿为一时支吾之计”,要求他在四川建立经久的防御设施。
余玠也决心在四川的抗元战争中做出一番事业。他一到四川,就在重庆府治所的左侧筑招贤馆,提出“集众思,广众益”的口号,宣布士人有什么谋略进献,近者可直接到公府面谈,远者由所在州郡以礼护送到重庆。凡有献策的人,他都不厌其烦地以礼接待,只要所献之策有可用之处,就量才录用。即使所献之策不可用,也厚礼答谢。许多四川士人纷纷向他献策。
当时有冉琎、冉璞兄弟二人,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听说余玠礼贤下士,特地前来拜谒。余玠用厚礼接待。
冉氏兄弟数月没有献策,只是用白土在地上画山川、城池形势图,有时又突然外出不回。余玠并不干涉他们的行动,而是耐心等待。
冉氏兄弟在经过周密考虑,并往实地进行认真考察后,向余玠提出了移合州城于钓鱼山,积粟以守的建议。
余玠大为高兴,立即向朝廷报告,要求破格任命冉氏兄弟为合州守臣,委任冉氏兄弟全权负责徙城的事宜。
这时南宋朝廷内部,刚好是余玠在淮东的知己上司赵葵执掌军政大权,对余玠的报告立即给予支持。冉氏兄弟遂在余玠的全力支持下,利用钓鱼山的险要地形,建筑了坚固的城垒。
在屡经蒙古军铁骑践踏的潼川路及利州路,余玠也按冉氏兄弟的建议,下令凭借山区的险要地形,修筑城堡,把军、政机构移到新建的城垒之中,在这些城垒屯兵积粮,作长久守备的打算。
这些新建的城垒都既有险可守,又有水源可用,彼此间棋布星分,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淳祐十一年(1251),蒙古贵族内部结束了因窝阔台之死而发生的长期的汗位争夺,拥立蒙哥为大汗。这时蒙古贵族已经有了消灭南宋的打算,一面在襄、邓一带及蜀口的沔州(陕西略阳)、利州(四川广元)一带分兵屯田,列戍守卫,且耕且战,改变了以往以掳掠为主要目标,掠完即撤的战略,准备利用已攻占的州郡作进一步入侵南宋的据点。
另一方面,从宝祐元年(1253)起,蒙哥又命令其弟忽必烈率军远征云南的大理国,用不到二年的时间就控制了云南地区,完成了对南宋的侧翼包围。
南宋面临着蒙古发动更大规模入侵的严峻形势。
南宋以宋理宗为首的统治集团这时却更加腐朽。宋理宗沉溺于声色之中,不顾山河残破,只顾大兴土木,耗费大量财富建造寺观和园林。为了替他的宠妃阎氏建功德院,宋理宗竟派吏卒到各州县搜刮木料,砍伐木材。
财赋亏空,就滥发纸币,使得纸币不断贬值。在宝祐年间(1253-1258),他先后信任方叔">谢方叔、丁大全、马天骥及宦官董宋臣等人。这些人都竭力投宋理宗之所好。
如方叔">谢方叔当权时,高斯得上疏要求停建新的寺庙,方叔">谢方叔竟把高斯得的职事罢免。
宦官董宋臣因为善于逢迎,替宋理宗督建佑圣观,建了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又引倡优入宫,供宋理宗享乐,深得宋理宗宠信,霸占民田、招权纳贿,无所不至,被时人称为“董阎罗”。
丁大全因为对阎妃及董宋臣阿谀奉承,迅速得到重用。在方叔">谢方叔同董宋臣发生矛盾,于宝祐三年(1255)被罢官后,丁大全又于宝祐四年(1256)用暴力手段把不同自己勾结的右丞相董槐强行驱逐出朝。宋理宗任命丁大全为佥书枢密院事,丁大全的党羽马天骥被任命为同佥书院事。
当时因阎妃得宠,丁大全、马天骥得到宋理宗特别信用,有人在朝门写了“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字,对宋理宗敲了南宋将亡的警钟,但宋理宗却不醒悟,于宝祐六年(1258),又升任丁大全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让他总揽军政大权。
就在丁大全、董宋臣互相勾结、独擅朝柄的时候,蒙古对南宋发起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势开始了。
宝祐五年(1257),蒙古开始从云南向南宋的广西进攻,南宋西南边境首次出现危急局势。
宝祐六年(1258)初,蒙古军队分三路向南宋大举进攻。蒙哥亲率蒙军主力进攻四川,忽必烈率军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兀良合台由云南经广西攻湖南,再北上与忽必烈会师。
蒙古的这次大规模攻势,显然是想先占据长江上流和中流,再顺江而下,消灭南宋。
进攻广西的蒙古军,因南宋分散设防,难以抵挡蒙古军集中兵力于一点的进攻,很快突破宋朝李曾伯布下的防线,经广西进入湖南,但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遭到宋将向士璧率军顽强抵抗,被牵制在潭州城下。
蒙哥率军入蜀后,南宋军队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经过一年时间,蒙古军队才占领了川西、川北地区及川东部分州郡。开庆元年(1259)二月,蒙古兵抵达合州。这时合州的守将名叫王坚。蒙哥派汉奸向王坚招降,王坚杀掉这个汉奸,坚决拒绝投降。于是,蒙哥亲率大军包围合州城所在的钓鱼山。
自二月至七月,蒙哥一再督蒙古军队进攻,都被王坚率将士击退。最后,蒙军前锋将汪德臣被宋军发射的飞石击毙,蒙哥也中了飞矢,死于钓鱼山下。
进攻四川的蒙古兵因大汗蒙哥战死,被迫撤退。钓鱼山历时半年的保卫战,获得大捷。
进攻鄂州的忽必烈军,本来负有直趋杭州的使命。当蒙哥的死讯传来时,忽必烈正在进军鄂州途中。他感到自己不能无功而返,就继续进军,于开庆元年(1259)九月渡过长江围攻鄂州。
南宋急令负责长江一线防务的贾似道屯兵汉阳,以援鄂州。贾似道虽然握有重兵,但早被蒙古兵的气焰吓坏了,竟私自派人向忽必烈求和,表示愿向蒙古称臣纳币。
忽必烈起初不予理会,后来听说蒙古诸宗王正在漠北准备拥立阿里不哥为大汗,想赶快回去争夺汗位,就同意贾似道的请求,同贾似道约定:宋、蒙划长江为界,南宋每年向蒙古奉献银20万两、绢20万匹。
接着,忽必烈就派兵南下,接应兀良合台自潭州北上,会师后北撤了。
蒙古对南宋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势,因在合州钓鱼山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全线撤退。腐朽的南宋王朝又度过了一次濒临亡国的危机,获得一次苟延残喘的机会。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宋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上一个: 楼兰古城是被风沙所埋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