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30年代,京城里流传着两句打油诗:“代送灵柩江岷樵,包写挽联曾涤生。”打油诗里说了两个名人,一是江忠源,二是曾国藩。江忠源,号岷樵;曾国藩,号涤生。
代送灵柩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江忠源进京参加会试时,有两名一同进京应考的邹举人、邓老师得了肺病。江忠源古道热肠,亲自照顾他们。邹举人、邓老师先后死去,江忠源又自掏腰包给他们治丧,将他们的灵柩送回家乡。几年后,另一名同乡曾春田在京城病逝,江忠源依然千里迢迢地护送灵柩回家。
包写挽联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曾国藩文笔功底深厚,特别擅长写挽联,也写出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挽联。由于挽联创作的场合有限,难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文采,曾国藩便悄悄地给在世的朋友写挽联。不巧的是,有一次曾国藩给好友兼同乡汤鹏写挽联时,汤鹏竟然不邀而至,撞破了曾国藩的“秘密”。
江忠源与曾国藩是湖南同乡,又是年龄相近的好朋友,只相差1岁,还一起参加了1838年会试。
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曾国藩考中进士,点了翰林,后来又当了京官,平步青云,十年七迁至正二品的礼部右侍郎;江忠源却名落孙山,灰溜溜地下来,连家乡都不敢回去,后来通过大挑考试,总算获得了一份教职,被分配回老家任职。
所谓教职,是地方上管理教育的低级别官员,如教谕、训导等,类似于现在的区县教育局官员。江忠源这样的牛人,怎么可能像老黄牛一样,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一辈子呢?
江忠源在攻读儒家经典的同时,翻阅了大量古代兵书,学习行军作战的知识。他将老家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用兵书上学到的办法,来对他们进行训练。兵书虽然诞生在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前,但同为冷兵器时代,那些行军作战的办法并不过时。江忠源教得津津有味,年轻人也学得勤奋认真。
行军作战的知识,实用性非常强,如果排不上用场,结果等于零。好在很快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
1847年10月,瑶族农民起义军首领雷再浩在湖南新宁黄背峒聚众起义,在与广西全州李世德的起义军会合后,转战于广西、湖南边境地区,声势变得很大。
江忠源在当地招募了一批年轻人,由当地士绅提供了武器和粮饷,经过短暂训练后就出发了。别说,江忠源此前从来没有打过仗,可方法天生是吃这碗饭的,带兵打仗一点就通,居然三五几下就打败了雷再浩起义军,将雷再浩本人擒获杀掉。
这时候,离雷再浩发动起义还不到2个月。
江忠源立下大功一件,被提拔为知县,前往浙江候补出缺。1849年,浙江秀水知县出现空缺,江忠源立即补上,成为了秀水知县。不久,转任丽水知县。
江忠源在地方上摸爬滚打时,曾国藩一直没有忘记他,一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夸他。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咸丰皇帝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咸丰皇帝希望选拔一批年轻人走上重要岗位,下了一份诏令,要求部院九卿推荐人才。曾国藩看准时机,推荐了江忠源,说这小伙子不错,值得重用。
咸丰皇帝将江忠源召进京城,亲自接见了他。可江忠源运气真是不好。就在咸丰皇帝打算重用他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了。按照礼仪制度,再大的官在父母去世后,都必须辞官回家守丧。因此,江忠源还没有等到咸丰皇帝安排职务,就不得不离开京城,回家为父亲守丧。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给江忠源带来了新的机会。
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远远超过雷再浩的起义,持续的时间很长,这意味着江忠源有很多上战场的机会。果然,当清军一再失利后,咸丰皇帝将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赛尚阿派为钦差大臣,在各地招募军队前往平定太平天国。江忠源又在老家附近招募了500名楚勇,跟着赛尚阿上了前线。
谁都不得不承认,太平军前期战斗力很强大,江忠源这500楚勇根本不够打。江忠源见势不妙,赶紧回家招募了1000多人,再次奔赴前线。
江忠源打仗确实有一套。1852年初,太平军大举进攻桂林。江忠源在位于广西融江下游的鸬鹚洲,三次打败太平军,打乱了太平军的安排部署。太平军被迫退出桂林,转为进攻全州。太平军攻占全州后,沿着湘江北上,进攻长沙。江忠源在全州城东北的蓑衣渡设下伏兵,大败太平军。刚刚在永安被封为南王的冯云山,在蓑衣渡中炮身亡。
接下来,江忠源转战于湖南、湖北、安徽等各大战场,屡立战功,升迁频繁,历任道员、湖北按察使、安徽巡抚,是湘军中第一个担任巡抚的名将,比胡林翼还早。
可是,江忠源虽然能征善战,但禁不住“猪队友”的折腾。
1854年11月,太平军进入安徽,攻陷桐城、舒城等地,威胁到庐州。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知府胡元炜派人来到驻扎在六安的江忠源部,请求派兵支援。为了请动江忠源,胡元炜撒谎称庐州兵力充足,粮草管够。可当江忠源带兵前往庐州时,发现城里只有3000兵马,粮草也极度匮乏,而且太平军已经将庐州包围。
江忠源这时有天大的本领,也无可奈何了。
当年12月,庐州被太平军攻陷。江忠源在杀出重围时,身受重伤,只得投水自杀身亡,年仅42岁。
江忠源由此成为第一名战死的湘军名将。
上一个: 本来被远调到江南享福的苏轼,如何被卷入京城的政治风暴?
下一个: 司马懿害怕曹睿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