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可惜了,大明“仁宣之治”,昙花一现

作者:未知点击量:713  来源:历史知识网

可惜了,大明“仁宣之治”,昙花一现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81,《明朝史话》连载06,欢迎收看。

明成祖朱棣病死于榆木川后,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仁宗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便于洪熙元年(1425)五月病死。仁宗死后,其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是为宣宗。

仁宗、宣宗统治期间,基本上继承洪武、永乐时期的政策,吏治比较清明,并在一定程度上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继续向上发展,因而,史学家颂扬这一时期的统治为“仁宣之治”。

仁宗在位期间,重用大臣“蹇夏”和“三杨”,依靠他们管理朝政。

“蹇夏”即赛义和夏原吉蹇义字宜之,四川巴县人。夏原吉字维喆,祖籍江西德兴,父亲在湖南湘阴当官,便定居在这里。

他们俩都是从洪武朝就开始任事的老臣。明成祖即位后,蹇义被提为吏部尚书,夏原吉被提为户部尚书,掌管了六部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部。

蹇义为人厚重,作风谨慎,是掌管吏部的理想人才。他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夏原吉则精明能干,他还曾经向成祖提出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清仓场、广屯种等经营财政的建议,都得到采纳。

永乐一朝,频年用兵,有征安南、征蒙古之役;大兴土木,改建北京城,修筑宫殿;疏浚吴凇江,修大运河;制造巨舰,多次派遣郑和出使西洋诸国。为此,朝廷的财政支出以数万万计。夏原吉精心管理,有条不紊。

蹇义夏原吉历事五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一个当了34年的吏部尚书,一个当了29年的户部尚书,长期掌握朝廷重权,当时臣民并称为“蹇夏”。

“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杨士奇名寓,士奇是他的表字,江西泰和人;杨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人;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

三人也都是建文朝的旧臣。明成祖即位,杨士奇杨荣同时进入内阁,并久任至正统朝,在内阁的时间分别为42年和38年。杨溥于宣宗即位后入阁,在内阁的时间也长达21年。他们三人都是五朝(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元老,并且都久任阁臣,故时人合称为“三杨”。

“三杨”中,杨士奇刚直敢言,在永乐朝受命辅助太子监国;杨荣多谋善断,有军事才能,曾多次随从成祖出征漠北;杨溥是仁宗当太子时的老师,为人恭谨,被誉为有“雅操"。其实,“三杨"中杨溥的才干和影响远不如其他二杨。

仁宗在“蹇夏”和“三杨"的辅助下,实行了一些开明政治,其中之一就是他本人能够纳谏。他曾对杨士奇说:“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今后,我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尽管直言指出,别担心我不会听从。”

他这样说了,也确实这样做了。在他当太子监国的时候,有一个御史得罪了他,即帝位后,他想惩办这个御史。杨士奇劝谏说:“陛下即位之时,下了一道诏书赦免以前忤旨者。现在如果还要办御史的罪,就是不守信用。这样,做臣下的会感到寒心。”杨士奇这一说,仁宗就改变主意,不计御史的前咎。

永乐一朝,经年征战,工役频举,支出浩繁。虽然当时的经济繁荣,国库殷实,但在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耗费的物力毕竟是太多了。仁宗即位后,注意到百姓在永乐时期的负担,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一即位就下令停止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以及烧铸进供等等。

在往年,北京、山东两地要交枣80万斤以作宫中香炭之用,这是常赋,并不是额外采办。仁宗也下令只征一半。

工部要修理军器,准备向百姓征布漆。仁宗命令以官钞到市场上购买,不许向百姓征派。他说:“古时候的土赋,都是随地所产,不强征其所无。而往年像丹漆、石青之类,官司不根据物产,一概从郡县征收。小民要聚集银钱,到市上买了来交纳,吏胥得以从中营私舞弊。今后一律禁止。”

凡是地方受灾,他都下令蠲免田赋,发放官粮赈灾。他在位的短短10个月时间里,多次蠲免灾区赋粮和发放官粟赈灾。

洪熙元年四月,山东、淮安、徐州等地饥荒,地方官却照旧催逼赋税。仁宗得知后,命杨士奇起草诏书,蠲免夏税一半,并停罢一切官买物料。杨士奇认为这事应该通过主管的户部和工部。仁宗说:“户部和工部可以慢些让他们知道。救民如拯溺,不可片刻迟缓。户部和工部如果得知要蠲免,他们怕影响国家费用,一定会犹豫不决。”命杨士奇即刻草诏蠲免。当时有一个户部尚书,就是因为不彻底执行蠲免赋税的命令而被解除职务的。

为了保证百姓的休养生息,仁宗还派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经常对司法机构的官员说:“国家要恤民,一定要从清除赃吏做起。“凡是发现官吏贪赃害民的,都进行惩办。如有一个太监在四川采办木料时扰害百姓,仁宗命令副都御史戈谦前去调查严办。

可惜了,大明“仁宣之治”,昙花一现

洪熙元年五月,仁宗病亡。宣宗朱瞻基继位。汉王朱高煦乘仁宗新亡,宣宗刚即位之机,于宣德元年(1426)八月发动叛乱。

朱高煦是仁宗的同母弟,为人狡诈凶悍,善于骑射,一向以雄武自负。成祖死的时候,他就在窥测风向,蠢蠢欲动,后来没得到下手的机会。10个月后,仁宗又死,朱瞻基从南京奔丧,高煦阴谋在路上伏兵邀击,因事出仓促,未能得逞。宣宗即位后,一再曲徇其意,但他处心积虑,总想发动叛乱,夺取皇位,终于在宣德元年八月起事。

朱高煦效法其父朱棣的故伎,指夏原吉等人为奸臣,声称自己是举兵"靖难"。他派人暗中到北京联络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逮捕来人,告发他的阴谋。

面对朱高煦的叛乱,该如何平定呢?有人主张派阳武侯薛禄前去征讨,杨荣极力反对。他说:“难道没见到李景隆的教训吗?”他建议宣宗亲征,说:“朱高煦以为陛下新立,一定不会亲征。如今出其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

宣宗征求夏原吉的意见,夏原吉同意杨荣的主张,认为先声可夺人之心,应由宣宗亲征,一鼓而平之。于是,宣宗下定决心,率大营五军将士,亲征朱高煦

宣宗一面派人到乐安城中传诏,晓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指挥大军直赴乐安城下,围困四门。城中人心瓦解,朱高煦手下的将士甚至密谋逮捕他献城。

朱高煦走投无路,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宣宗执捕他父子,班师回朝,叛乱平定。

朱高煦被抓到北京后,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的逍遥城。一天,宣宗到囚室看他,他趁宣宗不注意,伸出一脚把宣宗勾倒在地。宣宗大怒,命令卫士用一个300斤重的大铜缸把他盖住。但是,朱高煦力大,顶缸而起。宣宗命人在缸上堆起许多木炭,点火燃烧。朱高煦被活活烧死。

可惜了,大明“仁宣之治”,昙花一现

宣宗在位期间,仍然重用“蹇夏”和“三杨”等一班老臣,并继续执行仁宗的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次外出还京的路上,他看到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便带着几个官员前去看望,下马询问稼穑之事,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说:"朕只推三下,就已觉得累了,更别说常年在干这种活了。人们常说,劳苦者莫如农家,确是如此。”

他曾经亲自写《织妇词》一篇赐给朝臣,并叫人画成图张挂于宫中,目的是要官员和众妃嫔知道并记住百姓的艰辛。

正因为他了解百姓的一些疾苦,所注意与民休息而带来太平盛世的皇帝,他说:“汉武帝好大喜功,海内虚耗,末年还能惩前过。唐玄宗初政,有贞观之风,久而纵欲,遂致祸乱。这是汉武帝唐玄宗好的地方。”

还说:“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这些岂不都是仗着富庶而不知儆戒吗?汉武末年还能惩过,而炀帝遂以亡国,玄宗终至播迁,这些都足以作为世人之大戒。”

他总结出一条历史经验:国家之盛,本于休养生息;而衰弱,必由于土木兵戈。

要与民休息,首先就须自己节俭。宣宗反对那种向百姓强征暴敛以供帝王享受和充实国库的做法。他说:“人君恭俭,则户口日繁,财赋自然也就充足。”

在他刚即位的时候,有一个工部尚书向他提出,宫中御用器物不足,必须到民间采办。宣宗制止他,并说:“汉文帝的衣服帷帐没有文绣,史称其恭俭爱民。朕也须以俭约率下。“

有一个和尚自称要修寺为他祝福长寿,被他训了一顿。他说:“人情没有不想长寿的。古时候的人君,像商朝的中宗、高宗、祖甲,周朝的文王等享国最久,而那时哪有僧道、神仙之说!秦始皇汉武帝求神仙,梁武帝、宋徽宗崇僧道,效验可见。世人不悟,实在可叹!”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是难得的。宣宗不但自己较为俭约,对朝廷的费用和工程建设也反对奢侈。在修建仁宗的陵墓献陵时,他遵照仁宗的遗嘱,厉行节约。

蹇义夏原吉极力赞同他的主张,认为这是利于万世的措施。于是,宣宗亲自规划,仅三个月就修成陵墓。

献陵在规模和华丽方面不如成祖的长陵,以后几代皇帝的陵墓都以它为楷模,只是到世宗营建永陵时,才又开始奢华。

和提倡节俭相适应的是裁撤冗官。这个建议是宣德三年(1428)蹇义首先提出来的,宣宗采纳了,并叫他负责。宣宗还严禁将官扰害百姓。他到北方巡边时,严厉申诫将士说:“有敢扰民者,杀无赦!“

锦衣卫指挥锺法保建议在广东东莞采珠,宣宗说他是要“扰民以求利”,把他罢官下狱。

宣德四年(1429),工部尚书吴中奏说:“山西圆果寺是国家祝福的地方,现旧塔损坏,希望能征调力役修建。"宣宗说:“你想借此求福吗?我以安民为福。”不许他役民修塔。

即使是皇室、勋戚这些贵族,宣宗也严禁他们侵扰百姓。宁王朱权要求赐给他南昌的一片土地,宣宗不答应,对他说:“你身为亲王,食租衣税,现有的岁禄就够多了。而一乡之田,百姓靠它衣食,不该夺以自富。”

对于贪官污吏,宣宗进行严厉惩罚。御史沈润接受贿赂,宣宗说:“御史本是朝廷耳目,今受重赂,是耳目蔽矣”,把他谪戍辽东。

即使犯赃的是公卿大僚,也不轻饶。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因为贪贿被逮捕下狱。工部尚书吴中私自把公家的木料、砖瓦赠送给太监杨庆建府第,也被下狱。

对灾荒地区,宣宗也实行蠲免田赋,开仓赈灾。河南有一个知县,没经过请示就发放驿粮千石赈灾,宣宗不但没责备他专擅,反而表扬他不拘手续。他说:“如果要依照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当时一发生天灾,老百姓为了逃荒,四处流移。而地方官府害怕流民变乱,派兵捕逐。宣宗对此一再申谕说:“饥民流亡,乃是出于不得已,如果再驱逐使之失所,则不仁甚矣。”禁止地方官捕治饥民,并派官进行赈济。

有些流民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并有了家业,而地方官府却要驱逐他们回原籍。对此,宣宗也进行申诫,他说:“彼此皆吾土,只要民安就可。”允许流民在该地附籍。

在用人方面,宣宗亲贤臣,远小人。内阁大学士张瑛、陈山本是宣宗为太子时的东宫旧臣,二人寡学多欲,为官不廉。宣宗并不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旧人而加以庇护,把他们调出内阁,贬了官。

都御史刘观被罢官下狱后,杨士奇杨荣举荐顾佐接替他的职位。顾佐为官清廉刚直,约束下属严格。宣宗命他考察诸御史,整肃朝纲。顾佐不负宣宗重托,到都察院后,贬谪了20位不称职的御史到辽东为吏,又降了8人,罢了3人;同时,举荐了40余位清正敢为的人担任御史,使之督察百官。

经过一番整顿,贪墨黜罢,朝纲肃然。一些受到弹劾的奸吏怨恨顾佐,便诬告他受贿、冤屈好人。宣宗明察是非,不为谗言所惑,办了诬告人的罪,而对顾佐更加信赖。

在地方上,宣宗也叫“蹇夏”、“三杨”等推荐了一批廉直的官员出任府、州长官。这些人中有许多成为明史上的循吏清官。当时最具盛名的是况钟。

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宣德五年(1430)由蹇义等推荐任苏州知府。苏州的赋役负担在全国是最繁重的,豪族猾吏更以此舞弊营私。况钟第一次升堂办事时,群吏环立,拿出一大堆公文请他处理。他假装不懂,左右请教,全部按照吏目说的处理。群吏大喜,以为这个况知府是个糊涂虫。

过了三天,况钟召来群吏,对他们说:“那天某件事应该办,你们加以制止;而某件事不应该办,你们却硬要我办。你们这些奸吏舞弊久了,根据你们的罪行应当被处以死刑。”当场捶杀了几位为首的奸吏,把那些贪虐庸懦的全部斥退。

这件事震动了全苏州府,此后,人人奉法,再也不敢乱来。

况钟革除那些苛烦的陋规,凡是对老百姓不便者,都上书朝廷请求革除,仅赋粮一项就奏免了70余万石。每年还在济农仓积粮几十万石,除荒年赈灾外,平时还用这些粮食来为民间输纳杂办和旧欠的田赋。

为了防止官吏在征派赋役时进行敲诈勒索,侵渔小民,他制订了一系列法规,严加管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百姓奉之若神。况钟的母亲死了,按照封建礼教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苏州百姓舍不得他离去,到朝廷请求留任。

正统六年(1441),况钟任期已满,应当迁任,又有2万多百姓去请求巡按御史,要求让他再任。英宗准许了百姓的要求。后来,况钟就死在苏州任上。死的时候,吏民聚哭,为他立祠。

仁、宣二朝的开明政治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这个时期的政治与其他朝代比较毕竟还是较清明的,人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有较大的前进,出现了明朝前期封建经济的繁荣景象。

只是可惜的是,仁、宣二朝的时间过短,大明“仁宣之治”,随着宣宗朱瞻基的英年而逝,也结束了。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明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单字解释:

上一个: 现在讲究婚姻自由 古人男的能够随便休妻吗

下一个: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完整句子原来如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