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在《亮剑》开头部分,为了消灭山崎大队李云龙使出了全团集体扔手榴弹的战术,惊呆了还没见过多少战争世面的赵刚(原文是“目睹着李云龙独特的实施火力打击的战术,心中不由被战争所创造的伟力所震撼”,这估计是作者自我感动,觉得这战术属于自己的天才创造)。但是如果楚云飞等晋绥军军官看到了上述情形,他们的第一反应估计回事:“云龙兄,你是不是也混过我们晋绥军”,因为这种战术反而是晋绥军的常用战术,其他的军阀部队可都玩不转。
晋绥军战略战术的开创者就是阎锡山,手榴弹大法也恰恰是阎锡山根据晋绥军的实际搞出来的。阎锡山在日本可没学过大兵团作战战术,晋绥军在第2次扩军以前只有5万人,因此晋绥军早期早年玩得是门罗主义、闭关锁省,搞出山西独一份的窄轨铁路,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运用(因为北洋军特别依赖铁路作为机动手段,辛亥革命时北洋第3镇就是坐着火车抢占山西);在战术上注重防御作战,不玩运动战,白刃战能力相对于西北军等强者要差的多。到1925年阎锡山眼看北方大乱,就进行了第2次大扩军,这次扩军的成果之一组建了手榴弹旅和手榴弹营。晋绥军的手榴弹旅旅长是张镇万,手下有两个手榴弹团,共六个手榴弹营。此外晋绥军还有专门的九个手榴弹营,专门充当救火队。
这个战术在1925年12月初见成效,魏和尚、许世友的大师兄樊钟秀就成了第一个受害人。樊钟秀是地道的少林弟子,个人战力极强,经常举着大刀领头冲锋。他手下的战士主要也是陕西的刀客、河南的趟将,士兵肉搏技能出色(粤军士兵玩大刀对抗还拼不过他们),有专门的马弁连和武术营。晋绥军的应对战术除了传统的抢修工事占领制高点外,就是全军都扔手榴弹,就连征收的新兵也不教枪法,优先培养扔手榴弹(以代枪法)。樊钟秀手下的武术营士兵体能更好,但要玩手榴弹投掷,还是吃了大亏,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晋绥军手里的家伙多。1925年下半年太原兵工厂正式投产,每天可以生产手榴弹4500多个。此后在和国民军、奉系交战中,晋绥军也多次使用这一战术取得了良好战果。
晋绥军手榴弹战术最大的苦主是奉军,奉军军工产能更大(阎锡山早年还是奉天兵工厂的VIP客户)火力更强,因此晋绥军在娘子关之战中就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先是抢占制高点,然后学习曹孟德曹丞相在阵地上泼水成冰,最后才调动手榴弹营进行集群攻击,打出了30VS2000的交换比。
晋绥军手榴弹战术还有一个著名的苦主,那就是国民军的李云龙(就是和杨虎城齐名的李虎臣,民国时期有两个真人李云龙,他是其中的一个)。在灵宝之战中,李云龙领着国民军轮着大刀片冲锋,却被晋绥军的手榴弹团打得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晋绥军的军工生产从来都是炸药、火药管够,手榴弹更是不缺,在迎战肉搏、近身战力强的对手时最喜欢整营整团的扔手榴弹。所以《亮剑》上的这一战术真没啥稀奇的,是晋绥军早就玩烂的东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