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首播的革命历史电视剧《大决战》播出到第30集时,一个叫陈布雷的人在万念俱灰之下,自杀身亡。再过两天,就是他58岁生日。
这时候,是1948年11月13日。淮海战场上激战正酣。
众所周知,陈布雷是国军阵营一个很有名气的笔杆子。其实,这个笔杆子是记者出身,曾经是活跃在上海租界的一位著名记者。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他没有离开新闻媒体行业,也许不会落到自杀身亡的绝境。
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原名陈训恩。在电视剧《大决战》里,委员长正是称他为“训恩”,表示亲切。
我们从陈布雷的前半生简历来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学霸”。他小时候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14岁到宁波府城参加童子试,考了第一名。只不过,由于很快就废除了科举考试,陈布雷考上童子试没有任何用,还得重新进入新式学堂读书。
1907年,年仅17岁的陈布雷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成为一名大学生。浙江高等学堂是浙江省第一所高等学堂,是今天浙江大学的前身。1911年,陈布雷以全校第4名的成绩,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
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风云激荡,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许多报刊,《天铎报》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家。
《天铎报》于1910年3月11日创刊于上海,最初刊登商业信息一类的文章,后来逐渐偏向革命,与同盟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天铎报》大力宣扬革命理念,推动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陈布雷作为《天铎报》的一名记者,紧跟时代潮流,写了10篇同情和拥护武昌起义的时事评论《谈鄂》,连续在《天铎报》刊登,为辛亥革命推波助澜,从而在报界声名鹊起。
1912年1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推出了一篇阐明外交立场的英文稿件《告友邦人士书》,通电全国。陈布雷第一个将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天铎报》上,成为独家稿件,轰动一时。
当时,中国和日本为了山东问题发生交涉事件,引起舆论界的评论。陈布雷就这一事件,撰写了许多社论,与持不同观点的《中华新报》反复辩论。这引起了著名报人、《中华新报》主笔张季鸾的注意。张季鸾称赞说,《商报》社论为“论坛寂寞中突起之异军,辗转探询,始知著论者为陈、潘二人”。
这里的“陈”,自然是指陈布雷。
张季鸾和陈布雷“不打不相识”,反而成了倾心相交的好朋友。
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发生著名的“五卅”运动。陈布雷身处上海,自然高度关注。为了更准确地撰写评论文章,陈布雷亲自到现场去探访消息,又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换意见,撰写了一批重量级别评论,“故能把握问题中心,而所有议论,均能在群众中发生影响”。
随着陈布雷在报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将他与京津地区的著名报纸主笔颜旨微并称为“南陈北颜”。
1926年,陈布雷告别了新闻界,加入政界,成为了一名“笔杆子”,官职越来越高。但是,陈布雷人在政界,心在报界。
多年以后,陈布雷二任夫人王允默回忆说:“先夫子常谓:一待国家太平无事,即当摆脱政务,重回新闻记者之岗位,专以文章报国。”
抗日战争初期,陈布雷起草撰写了那篇著名的抗日演讲稿:“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这篇演讲稿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激励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最大决心。
虽然陈布雷身上有着“笔杆子”“御用文人”的标签,但他是一个“另类”,保持着正直清廉、秉公无私的风骨。他厌恶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愿意让子女从政。如此看来,陈布雷不失为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