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我们的朋友圈被一部战争电影占据,无数人为它圈粉,为它激动,为它热泪盈眶。这部战争电影就是最新上映的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
任何一名看过《长津湖》的观众,都为志愿军而感动。
在长津湖战役里,志愿军第9兵团的15万将士穿着单薄的棉衣,脚踏简陋的胶鞋,背着拉一下枪栓才能开一次枪的三八式步枪,随身携带着几颗坚硬的冻土豆,穿行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同时与极度寒冷的天气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持续作战,长达27天之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都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空坦炮步协同作战。在战场上,步兵不再是孤独地冲锋,而是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协同作战。这样的战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步兵在战场上的生存机会。
然而,在长津湖战役里的志愿军第9兵团,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没有大口径重型火炮,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十门山炮、平射炮,再加上战士们肩上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战士们使用的单兵武器,相当一部分是日军使用过的三八式步枪,也有从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改造的中正式步枪,甚至还有老掉牙的汉阳造步枪——这些汉阳造步枪的年龄,比绝大多数志愿军将士的年龄都大。
换句话说,志愿军将士使用的武器装备,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相比之下,美军的武器装备领先了几十年。
以长津湖战役里志愿军第9兵团的主要作战对手美军陆战一师为例,这支部队装备了350多门大口径重型火炮、173辆坦克,超过了志愿军第9兵团整个兵团的火力配置。美军能够随时呼唤500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前来支援作战。美军单兵作战武器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M1、M2、M3卡宾枪、M3冲锋枪等自动或半自动武器。这样的武器装备,别说与志愿军比,就是拿去与同时期的苏联军队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仗,怎么打?
但是,志愿军第9兵团的全体将士们,克服了寒冷的天气,克服了武器装备的落后,克服了饥饿与疲劳,以钢铁般的意志、丰富的作战经验、巧妙的作战方法,与美军激战27天,成建制地歼灭了美军步兵第7师的第31团(北极熊团),击败了被誉为王牌军的美军陆战一师,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让侥幸逃出战场的美军士兵,在几十年后依然视长津湖战役为一场噩梦。
那么,在长津湖战役里美军表现得怎么样呢?
首先,美军并非有勇无谋、贪生怕死之辈。其实,在长津湖战役打响之前,美军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少将已经警觉到志愿军的存在。他害怕美军陆战一师钻进志愿军的口袋,遭到长时间围困,不顾上司——美军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反对,将下碣隅里作为物资补给站。他用推土机在这里修建了一个简易机场和物资堆放场,用以储存物资。
后来,正是这个物资补给站让美军有了源源不断,似乎永远打不完的弹药。
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9兵团两个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在漆黑的夜晚对美军进行了分割包围。如果是别的军队,当听到志愿军那无处不在、漫山遍野的军号时,早已丧失了作战意志,四处溃逃了。但是,作战经验异常丰富的美军很快就反应过来,沉着稳定地进行顽抗,表现出了王牌军应有的风范。
在野战中看不清敌人的火力点时,志愿军会使用火力侦察的战术。对此,美军陆战一师毫不惊慌,而是以手榴弹来应对,避免暴露火力点暴露。当志愿军进行冲锋时,这些火力点才发挥作用,给志愿军制造了巨大的伤亡。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第27军攻打新兴里的美军北极熊团时,北极熊团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在战斗中阵亡后,副指挥官费斯中校接过指挥权,继续率领全团士兵作战。北极熊团4000多人,负隅顽抗了整整6天后,才被志愿军第27军歼灭。
所以,在长津湖战役里,是世界上两支王牌军的激烈作战。志愿军和美军的表现,都值得尊重。战后,志愿军和美军都对这场战役的表现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提高战术水平。
在那以后,美军更加难打了,志愿军虽然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再没有重演在1次战役里成建制歼灭美军1个团的战例了。歼灭北极熊团,竟然成了志愿军的绝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