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后,赵构延续了南宋的国运,建立南宋政权,继续于金朝对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看吧。
政治因素对宰辅谥号有着很大影响,其中以秦桧、岳飞两人谥号的变化最能突出这一问题。秦桧生于北宋元祐五年,死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其生前两度被宋高宗任命为宰相。
其死后得谥“忠献”,宋宁宗开禧年间改谥“缪丑”后又改回“忠献”,最后在宋理宗宝祐二年改谥“缪狠”。岳飞生于北宋崇宁二年,死于南宋绍兴十一年,身为南宋初期抗金名将,于绍兴十一年四月官至枢密副使,却在同年十一月被宋高宗“赐死”。
岳飞死时未被赐谥,却于宋孝宗淳熙元年被追谥“武穆”,且在宋理宗宝庆元年被改谥“忠武”。秦桧、岳飞两人活动时间相似,谥号变化轨迹却大相径庭。秦桧的谥号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先后改动三次且是从极美之谥改为极恶之谥。
岳飞的谥号则从死后不定谥到追谥,再到赐给武臣中的极美之谥。两人谥号变化与南宋战和政策变动相合,是研究朝廷政策对宰辅谥号影响的极佳例证。
一、宋高宗时期的朝廷政局
1.主战派不受重用
南宋建立之初,宋高宗在抗金问题上摇摆不定,面对金人的威胁,在金国大举进攻时重用主战派,在皇位稳定之时重用主和派。随着南宋政局的逐渐稳定宋高宗偏安一隅想法得以实现,再加上对武将的防范和猜忌,使得宋高宗后期朝廷政策以主和占据绝对优势。
对于岳飞之死民国学者龚延明先生这样写道:“绍兴八年至十一年间,以韩世忠、岳飞为代表的爱国抗金派,与以高宗、秦桧为首的屈己议和派发生激烈冲突、无法调和。为了尽快缔结第二次宋金‘绍兴议和’、保住赵构为首的南宋小朝廷,高宗、秦桧最终采取了‘杀一儆百’的高压政策,以压制住抗战派。
这就是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南宋初年,宋高宗利用收复故土与迎回“二圣”为口号笼络人心,而事实上民无二主使得宋高宗内心并不真的希望如此。而岳飞却一直主张北伐、迎回“二圣”,与宋高宗的想法完全相反。
再加上宋高宗内心并不完全相信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抗金将领,岳飞作为他们其中最为年轻且战功最为突出的一个,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被宋高宗“杀一儆百”于绍兴十一年(1142)下令“赐死”。在主和派当权又是宋高宗亲自授意赐死岳飞的情况下,岳飞死时并没有获得谥号。
2.大宋“忠臣”秦桧
而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的秦桧则被朝廷以“虑国忘家曰忠,文贤有成曰献”为由赐谥“忠献”。秦桧任宰相期间力主议和,与宋高宗意见相和进而深受重用。
秦桧死后,宋高宗对他评价颇高:“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在宋高宗看来,秦桧力主议和使得天下安宁,南宋得以复兴,因此功不可没。虽然秦桧死后大臣纷纷向宋高宗上书揭露秦桧的累累恶行,使得宋高宗召回了一些受到秦桧迫害的大臣。却还是因为担心主战派力量抬头否定和议,仍以主和派万俟卨为宰相。
并追封秦桧申王,赐谥“忠献”来表示对秦桧的赞赏。秦桧此时被赐谥“忠献”并没有其他议谥官对所赐谥号进行反驳,可见在当时朝中大臣都较为赞同曹冠所议,认同秦桧的辅弼之功,能使国家在动荡后重归安定。因而按《谥法》“虑国忘家曰忠,文贤有成曰献”来为秦桧定谥“忠献”。
曾因主张抗金违秦桧意而被贬官的汪应辰这样评价秦桧:“初时人以伊周誉桧,末后人以舜禹誉桧,桧亦受之。大抵久执权柄,与人结怨多。才欲放下,恐人害己。似执守不放,其初未必有邪心,到后来渐渐生出,皆是鄙夫患失之谋耳。”
汪应辰与秦桧政见不和并因秦桧被贬,在他看来秦桧为相之初却可比伊周、舜禹。大概是由于在相位日久,与他人结仇甚多,放弃执政又怕他人陷害,才紧握权势,开始时也并没有什么邪心,时间一长不由自主走上了弄权营私的道路。
可见当时并未完全否定秦桧对朝廷作出的贡献,对其谥“忠献”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南宋朝廷稳定下来后主和派当政,宋高宗对岳飞、秦桧两人的态度正印证了这点。再加上当时人对秦桧的评价也还未如后世一般,将他看做大奸大恶之徒。因此岳飞死时朝廷未赐谥,而秦桧却以“忠献”被赐谥。
1.孝宗即位
宋孝宗刚一登基便以“宋朝天家与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为宣言,预示着今后政策上主战浪潮的到来。
绍兴三十二年七月至十月,宋孝宗连下《追复旨挥》、《追复少保两镇告》为岳飞平反,对岳飞极为推崇,追复了岳飞的官职、爵位,并为岳飞改葬为其建庙立祠。同时对曾参与诬陷谋害岳飞的秦桧党人,进行问罪,给予处罚。熙宁四年赐岳飞谥“武穆”。
至此岳飞的身后名也被解决。为岳飞平反的宋孝宗此时未对秦桧的谥号作出改动,大致是因为宋高宗还在世的原因。直至宋宁宗开禧二年,朝廷追夺秦桧王爵,改谥为“谬丑”才对其谥号作出了根本性的改变。
2.草草北伐
宋宁宗为秦桧改谥大致是出于开禧北伐前夕激励士气的缘故。为了做好北伐前期的思想准备,朝廷已在嘉泰四年,追封岳飞鄂王、刘光世鄜王并为韩世忠建庙,用以褒奖主战派人士。
在这种情况下,追夺秦桧王爵并改谥“谬丑”用以追究秦桧主和误国之罪,无疑是对主和派的打击。当时朝廷对秦桧的评价,认为正是秦桧的主和纵敌,才使南宋朝廷一直处在金军的威胁之下。北伐之初,朝野中也不乏反对之声,时任起居郎兼资善堂直讲的史弥远便是其中之一。
他曾上疏言“事关国体、宗庙涉及,所系甚重,巧可举数千万人之命于一掷乎?”认为北伐意一事,事关国家安危,不能轻易进行,战争无疑是拿数千万人的性命作为赌注。开禧北伐以南宋的失败告终,开禧三年十一月,史弥远勾结杨皇后,假传圣旨将韩侂胄杀害于临安玉津园,并将韩侂胄首级献送金朝乞和。
嘉定元年宋金双方重订合约,史称“嘉定和议”。也正是在此时,史弥远奏复秦桧王爵、赠谥,大致是为了恢复主和派地位,借以向金军乞和。
宋孝宗、宋宁宗期间对岳飞的追谥与封爵建庙,可以说是朝廷在以战为主的政策主导下,为鼓励军民所作出的舆论导向。而自秦桧自开禧二年改谥“缪丑”到嘉定元年复谥“忠献”,仅隔短短两年时间,其中缘由自然是朝廷北伐失败后,朝廷转回主和的缘故。
三、宋理宗时期政局
1.僵持阶段
从嘉定十年五月宋宁宗下诏伐金到嘉定十七年,八年间宋金双方战争不断,嘉定十七年六月,金朝虽宣布“再不南侵”,但宋金之间还没有结束战争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理宗即位。
宝庆元年史弥远奏请宋理宗赐谥岳飞“忠武”,“爰取危身奉上之实,仍采克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一惠。”为岳飞特赐谥为“忠武”并“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岳鄂王本家。”在宋理宗即位之初便为岳飞改谥,显示了朝廷坚持抗金的决心。
2.联蒙灭金
端平元年,宋蒙联合灭金,在战胜金军后蒙军却反攻洛阳。特别是在淳祐十一年蒙哥汗即位后,蒙军开始集中兵力,数路进攻南宋,自此宋蒙战争一直持续到南宋灭亡。为鼓励将士对抗蒙古军队,朝廷本次选择将生前作为主和派代表人物的秦桧拿出来,为其改丑谥。
宝祐二年,宋理宗诏太常厘正秦桧谥,因谕辅臣曰:“谥‘缪狠’可也。”这次将秦桧谥号由“忠献”改为“缪狠”相较于前次的“缪丑”,更胜一筹。在秦桧去世近一百年后,最终被官方彻底否定,算是对秦桧的定性。
岳飞与秦桧死后南宋政府政局围绕着战与和时常发生改变。主和派占据上风之时,力主议和的秦桧谥号“忠献”为极美之谥。主战派占据上风时秦桧谥号不断被打压,岳飞谥号则逐步被抬高。
朝廷正是利用赐岳飞美谥与改秦桧为恶谥来激励军队作战。可以说两人谥号的改变正是南宋战与和政局变动的指向标。
结语
北宋宰辅葬前给谥者多,南宋宰辅被追谥、改谥者多。这种情况与南北两宋所处的政治大环境有关。南宋期间始终面临着外患,对前代为国而死的大臣进行追谥,也是对本朝官员的激励。
且因面对外敌,南宋朝中一直存在着主和派与主战派两种不同的声音,为了能取得更大话语权,当一派占据优势时往往对反对派进行打压排挤,将朝中官员换成自己的心腹,因而权相频出。
且当权相被打倒后,其所提拔的官员也会随之被撤职,死后不会进行赠谥。因此南宋宰辅得谥情况在数据上的反映就是葬前得谥少,追谥、改谥者众多。
上一个: 司马旦是谁?和司马光是什么关系?
下一个: 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