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

作者:未知点击量:519  来源:历史知识网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宋徽宗,北宋是在端王赵佶的手里亡国的,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通过看水浒传,我们或许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端王的政治手段确实是不甚高明的,奸臣当道,一时间忠良被排挤出去,蔡京高俅等人相继弄权。但是端王真的是一个昏君吗?我们看水浒的时候似乎有这样的感觉。宋徽宗确实不是一般的昏庸,是非常的昏庸。但是他是一开始就这么昏庸吗?

好像又不是,因为任何一个昏君的养成都是需要过程的,我们今天来看看徽宗早期的政治是怎么样的。

向太后宣旨,下诏令端王赵佶进宫,在哲宗赵煦的灵柩前继位。这位年仅十八岁的赵佶,从亲王变成了皇帝,他感到十分惊恐和恐惧。因为少了岗前培训这一步,使得端王有些不知所措。

赵佶继位后,强烈要求向太后能够再拉自己一把,赵佶想请太后垂帘听政。一开始向太后是死活不太同意,因为她的权力欲不是很大,所以在当时的时候就不太同意。

但是在端王的要求下,太后同意了。在向太后听政的大半年时间里,赵佶算是非常好地通过了考核。

这是怎么说呢?我们先来说一说当时哲宗死后朝内的政治形势是怎么样的。赵煦也就是哲宗死后,朝内的领导班子又迎来了一次大洗牌。

当时赵佶在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后,韩中彦向朝廷提出了广仁恩,开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四条建议。

当时赵佶对这个奏疏似乎没有怎么表态,但是这条奏疏却得到了向太后的大加赞许。后来吐蕃发生了内乱,青塘地区失守,向太后此时采纳了韩中彦的建议,决定放弃了这两个地区。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促成了徽宗的清明政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对天象都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日食和月食的出现,这被认为是上天有警示意义的。

特别是日食,如果出现了日食,说明朝廷是出现了重大的奸臣的。当时正好是春天,司天监计算四月初一有日食,当时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皆认为是朝内出现了重大的奸臣。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自然是当时第一个反对赵佶继位的章淳。此时赵佶听到有日食后,立即采纳了韩中彦的建议。广开言路,一时间各路官员的奏疏如雪花片一样地飞入京城。

当时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宰相章淳,并说:“大淳小淳,殃及子孙。”大淳指的是宰相章淳,小淳指的是御史大夫安淳。

奏疏中向徽宗说明,二人性格狡诈,恩怨必报等等。那么神宗收拾章淳了吗?没有,此时的徽宗似乎是特别能忍的,并且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天赋。

当时朝内的新党和旧党继神宗仙逝后,开始了不断的争斗。朝廷的内斗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了。

当时很多人觉得徽宗有可能会延续神宗的老路,所以很多人此时乘机投机。但是徽宗真的是倾向于神宗吗?

好像不是,这时候的徽宗大脑是十分清醒的。当时章淳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弹劾,但徽宗认为如果这个时候对章淳下手。

这对他的名声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谁都知道,当时章淳是第一个反对徽宗继位的。后来韩中彦向徽宗上书请求召回元祐重臣,赵佶采纳了他的建议。

并且下诏把遭到章淳迫害的老宰相范纯仁召回京城。可惜此时的范纯仁已经是“廉颇已老,不能饭否了。”

范纯仁范仲淹的儿子,当时徽宗还下诏把苏轼也调回了京城。但是苏轼在回京的路上病逝了,为此徽宗感到非常惋惜。

可见此时的徽宗执政还是比较清明的。后来章淳因为在护送先帝灵柩的途中,耽误看时辰,所以被徽宗革职查办。

后来陈师锡又弹劾蔡京和蔡汴一样,迷朝误国,紧接着徽宗就把蔡京贬到杭州了。这样看来,徽宗早期的政治确实还是比较清明的,这也是向太后只垂帘听政了半年便把朝政归还到徽宗手里的原因。但是后来徽宗确实就飘了。

徽宗在执政前期,其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但是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靠着他那艺术家的疯狂气质开始胡来了。

徽宗不仅仅是流连于烟花巷,而且在朝政上也是眼睛越来越拙。最终朝政完全被蔡京童贯等佞臣控制。

总结:这是当时徽宗的一大败笔。甚至铸成了后来的靖康之耻,徽宗最后的风华也就随之消逝了。所以我们不能说徽宗一开始就是比较昏庸的,也是经历了一阵比较清明的时期的。

只不过在向太后仙逝后,朝中的奸臣越来越多,此时的徽宗也醉心于自己的“艺术”生活,无心朝政,最终导致大宋败亡。

上一个: 李敬玄:唐朝时期宰相,曾担任唐高宗李治的侍读

下一个: 浅水原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