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羽至死不愿渡乌江, 并非由于美人虞姬, 只因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项羽至死不愿渡乌江, 并非由于美人虞姬, 只因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项羽至死不愿渡乌江,并非由于美人虞姬,只因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的争斗到了尾声。被无数人看好,视作王者的项羽,决绝悲壮的在乌江边自刎。这极其戏剧化的一幕,因为项羽并非完全步入绝地,而变得耐人寻味。毕竟,在生与死之间,鲜有人会为自己寻得一条死路。细想来,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属于哲学范畴,关于生、关于死,以及如何去生、如何去死。项羽用他最后的悲壮,吼出来他的答案。

对于项羽宁死不渡乌江的行为,后人的评论呈两极分化。一派认为项羽有西楚霸王的气节,大丈夫立于世理当堂堂正正。而另一派却觉得,项羽过于迂腐,不懂得暂避锋芒,以待来日。由此衍生出大家对道路与选择问题的讨论,“渡”与“不渡”,利弊如何?

项羽是楚国贵族,家中累累世世为将,他的祖父乃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由季父项梁抚养长大,早年跟随项梁在吴中避祸,项梁项羽传授书文武艺,又教项羽兵法谋略。项羽也不曾辱没门庭,作为将门之后,项羽身体强健,有举鼎之力,又通习兵法,才智过人,吴中子弟无人能及。

秦朝苛政,胡亥无能,引得各地民怨四起,不仅有六国的旧贵族,就连出生乡里的陈胜吴广等也都奋起反抗。会稽太守殷通在此乱世之中,想借项梁桓楚之手起事。怎料,项羽英勇无比,先杀殷通,又以暴力控制殷氏全府上下,再说服豪强官吏,最后帮助项梁坐上了新任的会稽太守。项羽如此杀伐果决的将殷通的起事计划顺利实施,完成了他和季父的反秦第一役。

公元前208年,陈胜遇刺身亡,项梁与部下紧急议事,会议上居巢范增提醒项梁,楚国后人的重要性。在范增的建议下,项梁寻得了楚怀王在民间的孙辈熊心,仍尊熊心楚怀王之位。武信军项梁领导项羽刘邦攻打咸阳城,,使秦军连连败退。可谁知,项梁自己却被秦军突袭,意外的兵败被杀。

项羽刘邦久攻陈留不下,协商之后,项羽暂退彭西,刘邦暂退于砀。之后,巨鹿之战中,项羽亡秦,自称西楚霸王。刘邦项羽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虽然乍看项羽的实力更强,有较大胜算,但是,由于项羽缺乏后方补给,自身性格上,也有多疑过虑的缺点。猜忌范增,又错失鸿门宴的大好机会,最终被刘邦反杀,自刎于乌江。

乌江亭长也曾向项羽许下江东重来的愿景,,项羽却以跟随他的江东八千子弟全部殒命为由,表示自己愧对江东父老,拒绝了自己最后的生路。其实,项羽知道,跟随自己打仗就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江东已经有了八千亡魂,自己和刘邦也早已结下死结,这场仗不死不休。刘邦的军队很快会横渡乌江,和他再战。如果执意继续,整个江东都会因他倾覆。

项羽虽亡,但乌江得生。这就是他的答案。

上一个: 向姓源于北而盛于南

下一个: 历史上被认为是冤死的七大名将,其实死得并不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