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本有5次机会逃过一死,可惜白白错失,马超看破不说破!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武力值不俗,参与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包括上庸三郡夺取之战,在刘备集团来说刘封可谓是功绩卓著,可惜刘封最终因为没有及时救援关羽,欺凌孟达,在集团内部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刘备只得让刘封自尽。
在史料《三国志·刘封传》之中有明确的记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从上面的史料记载来看,刘封确实是死得窝囊,虽然身怀本事,但是最终并没有发挥出什么大的作用来。
倘若刘封活着,在姜维北伐期间刘封至少也是和魏延一个级别的悍将,一来可以帮助姜维牵制邓艾,二来刘封也可以帮助王平镇守汉中,由此一来汉中战将蒋舒想要在汉中搞投敌动作,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只不过刘封头脑简单,不但害了同事孟达,同时连自己的老命也丢在了成都。结合当时刘封的处境,至少有5种方法可以让他逃过一死!
刘封本有5次机会逃过一死
第一次机会让刘封可以逃过一死的方法便是,主动上书刘备请求废除“嗣子”身份。刘备当年依附于刘表之时,由于刘禅还没有出生,因此才想到暂时收取刘封作为义子,一来可以得到一个免费的帮手。二来,也可以让刘封效死力,但是这种关系在刘禅出生之后,就应该有所克制与保留。
什么意思呢?非常简单,作为刘备义子,一定要表明身份,特别是在刘禅被封为世子之后,这一点就像曹魏的曹植和曹丕一样,都会私下争夺魏王之位。对于刘备来说,肯定也会有这一层关系,刘封和刘禅,刘备他会选择一人担当汉中王。
如果刘封在此时仍然没有动作,那么刘备肯定也会特别观察刘封的举动,而之所以当时刘封并没有动作其实也是想争夺王位。
原因非常简单,在汉朝传统立嫡以长,而刘封虽然不是刘备亲生,但是在名位之上,他可是要早于刘禅的。
而就立嗣问题,刘备曾经私下询问诸葛亮,应该立谁?诸葛亮明白,此乃是一道无解题,于是将难题转移到关羽和张飞身上。
刘备后来便询问关羽,应该立谁为嗣子?关羽当即回答道,螟蛉之子,切不可立!随后刘备便立了刘禅为世子。
如果刘封有脑子,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后,便主动上书刘备请求废除“嗣子”身份,便可以逃过一死。
第二次机会让刘封可以逃过一死的方法便是和孟达和解,让孟达担当上庸主将。
公元219年,孟达率军从秭归北攻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士兵斩杀,之后孟达继续进攻上庸,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却担心孟达难以攻破上庸,因此派遣刘封率队前去支援。
而从刘备的做法来看,便很清楚的发现,刘备此举完全是担心孟达会心生异心所致。那么此时刘封应该如何做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呢?
很简单,不是和孟达抢功劳,而是承认孟达主将的身份,并且向之前抢夺孟达鼓吹仪仗之事,公开向孟达致歉。
除此之外,推举孟达担任东三郡主将,如此一来不但刘封和孟达的矛盾化解,同时也会避免孟达向曹魏投降。倘若刘封真的如此做,即使关羽兵败之时,刘封未劝说孟达迅速支援,恐怕也怪罪不到刘封身上来。
第三次机会让刘封可以逃过一死的方法便是以“震慑东吴”为名,派偏师佯攻江陵,牵制吕蒙兵力!
在关羽兵败之时,刘封作为刘备义子,同时又是关羽的侄子,刘封最佳的做法便是率先派遣一支精兵佯攻江陵,如此一来既可以牵制吕蒙兵力,同时又可以缓解关羽在阵前的压力。
除此之外,刘封还可以借此向成都方面传达主动尽力支援关羽的军事行动,即使刘封所派遣的这支偏师无功而返,或者是全军覆没,恐怕刘备也不可能怪罪刘封。
即使未能改变最终的结局,刘封也可以留下“忠诚证据”,抵消“不救”罪名,如此一来刘封便可以逃过一死。
毕竟当时关羽可是面对孙吴和曹魏两国之兵,刘封能够如此做,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即使是诸葛亮,也找不到惩治刘封的罪名。
除此之外,刘封可以在孟达叛逃后,迅速收拢防线至房陵,并且联合申耽、申仪两兄弟死守上庸,而非盲目出击导致三郡尽失,如此一来刘封也可以坐守待援,避免一死。
第四次机会让刘封可以逃过一死的方法便是在得到上庸之后,交出兵权。
作为国之将军,兵权在手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时机掌握不对,也是非常容易引火上身的。而对于刘封来说,正值刘备新立嗣子不久,如果此时刘封手中兵权在握,一来会招致刘禅忌惮,二来也会引来朝中群臣的闲话。
对于刘封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刘备决定立刘禅为嗣子之后,迅速交出兵权,并且声称愿意做马前卒,如此一来即使是诸葛亮也找不到要处死刘封的理由。
相反的,诸葛亮恐怕还会在刘备面前替刘封说好话,让刘备把刘封安排在川中重要位置,很有可能是帮助魏延镇守汉中。
第五次机会让刘封可以逃过一死的方法便是主动替关羽向刘备求援。
众所周知,关羽孤军北伐襄樊,虽然前期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后期却是面对孙吴和曹魏两国之兵,包括十数大将的围攻。明白人一看便关羽无法取胜,如果刘封在吕蒙采取白衣计划之时便主动替关羽向刘备求援,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关羽由衷感激刘封,同时刘封也会被刘备重新对待。
至少在刘备看来,刘封绝对是一个可造之才。如此一来,刘封便很有可能作为援军的先锋大将,也就是说在关羽困守麦城之时,或者是在逃往临沮的路上便会被刘封接应,如此来看,关羽就不用死,而刘封也完美的完成了自我救赎。
综合来看,刘封至少有5次机会可以让他逃过一死,可惜每次机会都让刘封白白错失。甚至在关羽被围之后,视关羽的求援战将置之不理,如此看来刘封虽然勇猛,但是头脑的确不咋样,注定了悲惨结局,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