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军师长要被送上军事法庭,毛主席拦住:交给我来处理吧

红军师长要被送上军事法庭,毛主席拦住:交给我来处理吧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当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境内,李德让红九军团第22师正面强攻平黄。

平黄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李德却胡乱指挥部队,采取正面强攻打法,导致红九军团22师非但没有拿下平黄,自身反倒伤亡惨重。

时任22师师长周子昆却被李德莫名抓了起来,其罪名是“临阵脱逃”。

当时,毛泽东正好在场,经过他的巧妙周旋,周子昆这才转危为安。那么,毛主席是如何保下这位红军师长的呢?

1901年,周子昆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贫农家庭。后经人资助,考入广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18岁的他顺利毕业。同一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对周子昆产生重要的影响。

1920年,周子昆毅然决心从戎,投桂军刘震寰部当司号兵。1924年,他参加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担任班长。

这一时期,周子昆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许多共产党人有了密切来往。在1925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时广州和香港正在进行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周子昆奉命参加了支援省港工人罢工的斗争。

1926年初,周子昆被编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8月,叶挺率独立团欲一举攻破鄂南重要门户汀泗桥。为阻止北伐军,吴佩孚紧急从武汉调兵增援。

叶挺命令周子昆所在的独立团第2营第4连先占领中伙铺车站。接到任务后,周子昆与全连官兵急行军80公里,于8月25日拂晓前顺利占领中伙铺车站。

不久后,叶挺独立团参加了攻打贺胜桥战役,周子昆所在的4连敢打敢拼,于战役结束后受到了叶挺的嘉奖,周子昆升任第5连连长。

1927年8月1日,已经担任2营营长的周子昆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跟随朱德陈毅转战湘粤赣边境。

因条件艰苦,许多参加南昌起义的官兵纷纷不辞而别,部队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

当时周子昆左臂受伤,朱德询问他需不需要脱离队伍治伤?

周子昆斩钉截铁地说道

:“

我们2营全体指战员愿跟随朱军长战斗到底,革命不成功绝不回家

。”

随后,周子昆跟随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

在转战过程中,周子昆背着已经牺牲了的同志留下的三支步枪赶路。团参谋长见他身体虚弱,怕难以支持,就劝周子昆赶紧把枪扔掉。

他说

:“

共产党加枪杆子等于革命成功,你别小看这三支枪,到了井冈山就能组成一个班

。”

1928年4月28日,朱德毛泽东两支革命队伍在江西宁冈砻市会师。部队整编时,别的营、连都是人多枪少,唯独周子昆的2营不仅人手一支枪,还多出10余支。

毛泽东知道此事后连声称赞:

“周子昆不错,这个营长很有远见。”

1930年8月,因工作能力突出,口碑又好的周子昆调任红三军参谋长。

1930年12月,周子昆率红三军第7师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打法,把国民党第18师张辉瓒部耍得晕头转向,然后慌不择路逃窜至龙冈地区。

担任红三军前卫的第7师在周子昆的率领下,先行赶到龙冈五门岭。我军居高临下,对张辉瓒部迎头痛击,立下头功。

此战,周子昆率领的第7师歼敌近1万人,活捉敌18师师长张辉瓒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其中有这么一句“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

这正是毛泽东夸奖周子昆勇猛过人,且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才能一举击溃敌人。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周子昆率领部队走捷径抄小道到达白云山埋伏。当敌人赶到白云山下时,被红三军迎头痛击,歼敌副师长以下4000余人。

1934年4月,周子昆调任粤赣军区独立22师师长。他按照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打法,组织精干部队抓准时机,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向敌军侧翼突然出击,干净利落地击溃了敌人六支前伸的部队。

在这几年的红军数次反“围剿”作战中,周子昆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教导与重点培养。

毛泽东认为周子昆有干劲,思想觉悟高,文化水平不低,是个可重点培养的人才。

周子昆则认为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所提出的任何主张,都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人就这样一直默契地合作。然而,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推行错误方针,致使红军接连受挫。

1934年10月,8.6万余名中央红军主力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被迫开始长征,周子昆先后任红9军团第22师师长、红5军团副参谋长。

1934年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抵达桂北地区,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

1934年12月初,红22师为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与敌人的五路“追剿”军进行缠斗。

当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境内后,红22师已经伤亡过半,李德此时命令周子昆率领22师剩余官兵正面强攻平黄。

周子昆到前沿阵地视察,发现平黄城高墙厚,就凭自己手里这点人根本无法正面强攻,若想拿下这座城,还得采取毛主席强调的游击战。

他把自己这一想法完整地汇报给了李德,但是让李德很不满

:“你这是采取的游击战法,根本不适宜用在这个场合。”

周子昆解释

:“不论游击战法还是正规战法,只要能打胜仗就是好战法。”

李德最后搬出了党章与军法,强行命令周子昆率领22师正面强攻平黄。

其结果可想而知,22师损失惨重,师长周子昆不幸负伤。好不容易率局部突出重围,追上了红军主力。

李德却为了推卸责任,指责周子昆“抗拒军令,临阵脱逃”,还叫警卫班把他绑起来送军法处审判。

警卫班的同志起初不肯动手,李德大为恼火,又搬出了党章那一套。恰好毛泽东当时在场,他对李德说

:“

这个人是我在井冈山时期的教头,就交给我来处理吧

?”

就这样,毛泽东巧妙地保护了周子昆,还给了李德一个台阶下。

当看到爱将周子昆身负重伤,且遭到李德的错误对待,心情很低落。

毛泽东非常心痛,他一边将周子昆送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同时还语重心长叮嘱他:“一定要沉住气,在医院里好好养病,日后再重新出山掌兵符。”

得到毛主席的宽慰后,周子昆重新振作精神。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周子昆调任红军总部第一局局长。

1935年9月中旬,张国焘在四川阿坝地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准备分裂红四方面军。

周子昆与他据理力争

:“你要想想在长征路上,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同志,他们为的是什么?是革命的胜利!北上才有胜利,南下没有任何出路。我不管别人,我周子昆即使战死,也要死在北上的路上。”

这一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他高兴地说

:“周子昆不但敢打硬仗,还敢打分裂主义,真是难得的将才。”

最终,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想法彻底破产,红军主力顺利抵达陕西延安。

1937年冬,党中央派周子昆参加新四军组建工作。12月下旬,毛泽东林伯渠等领导人与周子昆等一一握手话别。

毛泽东握着周子昆的手微笑着说

:“

你是井冈山的教头,此去江南开展游击战争,大有英雄用武之地

。”

新四军宣告成立后,张云逸任参谋长,周子昆任副参谋长。

从1938年2月至1941年初,周子昆在三年时间里,为新四军共培养了4000余名干部,他举办的教导总队被誉为“南方抗大”。

1941年,蒋介石调集大军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伏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共9000余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此爆发。

新四军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造成重大损失,军长叶挺下山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周子昆与项英成功突围。

没想到,1941年3月14日凌晨,叛徒刘厚总在泾县茂林蜜蜂洞开枪射杀了项英与周子昆。

毛泽东听闻周子昆壮烈牺牲后,专门发表了唁电,称周子昆为“

对革命有功的优秀干部

”。

其实,回顾周子昆从参军到他与毛泽东主席认识的这段经历,不难发现,他就是毛泽东欣赏和青睐的那一类青年干部。

有头脑,做事不冲动,文化素质高,且在枪林弹雨里积累了丰富的对敌经验。如若不然,毛泽东不会在自己受到排挤时出面力保周子昆。

只可惜天妒英才,若不是遭到叛徒出卖,周子昆的成就也绝不仅限于此。

周子昆是我军历史上难得的将才,历史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些为党为革命奉献付出的革命烈士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与“红军教头”周子昆,传承2013年14期

上一个: 原创运输大队长是谁?贡献32万挺机枪,316万挺步枪,装备了500万大军

下一个: 胡适拒绝回国,毛主席:21世纪再替他恢复名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