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军队不顾我国警告,公然越过三八线,为了保障我国领土完整,抗美援朝已是势在必行。
进入朝鲜的第一批将士,正是邓华将军带领的第13兵团。
1952年 抗美援朝战役还在继续,彭老总因为长期的伤病,需要回国休养,由邓华将军担任志愿军代理司令,这一时期,邓华将军组织指挥了,夏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在金城反击战中歼敌近八万人,直接迫使美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凭借抗美援朝中的出色表现,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邓华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也是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指挥过百万战士作战的上将.
然而战功赫赫的邓华将军,却在成为上将后,逐渐销声匿迹,这又是怎么回事?
邓华将军1910年,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看着国家动乱百姓流离失所,小小年纪的邓华,立志要从军报国,中学时期他就多次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27年,17岁的邓华加入了共产党,在马日事变后,邓华回到家乡潜伏,18岁时他参加了湘南起义,跟随朱德等人上井冈山,因为上过学 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将军早期在部队里,一直是担任政工干部,从政治部组织干事,到党委干事,政治部组织科的科长。
1929年 邓华参加了古田会议,他参与了红军的几次反围剿战斗,虽然没有正面指挥战士对敌,但是在后方积极拓宽革命根据地,吸收爱国人士入党,为红军的扩建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且更是政治委员的认真工作,才让战士们的战斗热情持续高涨,在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将军曾经带领部下和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最终以少胜多,打退了国军3个师的进攻,这也是将军早期,为数不多的组织指挥作战。
在长征时期,将军担任红1军团下的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 山城堡等多次战役,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将军担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部主任,团长是杨得志将军,在平型关战役中,他所在的685团,和敌人的一个旅战斗,最终获得了胜利。
平型关大捷,也是我军在抗日中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一时期,他还参与领导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配合发动了将近20多万人的武装暴动,在百团大战中,他带领一个营的战士,在一个晚上偷袭日军的据点,歼灭日军70多人,此时邓华将军的军事领导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带兵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量剿匪工作,曾经用17天,收复了五座城市,歼灭了敌军3个师的力量,在平津战役中,他奉命攻打塘沽,然而在他亲临战场,分析了敌情之后,转而请求中央,放弃塘沽转攻天津,以少量兵力监视塘沽,出动多数兵力先一步攻打天津,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组织的批准,最终解放军出动两个纵队,攻占了天津,切断了国军的逃窜路线,为平津战役打开了新的局面。
而在辽沈战役中,还有一件事,让林帅对于手下这个将军 刮目相看,当时解放军将国军围困在锦州,里面的国军开始构筑工事,加强城墙的围攻,认为只要扛住解放军的进攻,等到援军到来就可以有出路了,当时林帅曾经考虑,一边围住锦州,一边派遣主力部队,和敌人的援军战斗,等到将援军打散,锦州城内的国军自然就束手就擒了。
然而邓华将军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应该一举拿下锦州城,不必太多在意援军,否则等援军到了,我方可能会陷入被动,在林帅为邓华的提议意外时,收到了中央军委的指示,要他先吃掉锦州。
此时林帅不再犹豫,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解放了锦州城,随后廖耀湘等国军部队,也被解放军悉数剿灭,而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邓华将军和洪学智将军,指挥15兵团下面的两个军,突破了敌人的海陆空封锁,为大部队的成功登陆提供了条件。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担任13兵团的司令员,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将军,当时彭老总刚到朝鲜,本来打算用自己从北京带来的领导班子,组建志愿军司令部,不过在和邓华带领的,13军团领导班子接触之后,发现他们的作战计划和方针已经十分成熟,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在汇报了毛主席后,直接采用了13军团的领导班子,作为志愿军的领导,而邓华将军,也成为了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并担任志愿军的党委副书记,彭老总对于邓华将军十分器重,基本上有任何问题,都会找他商议。
两人在抗美援朝战役之前,其实并没有什么交集,红军时期 彭老总带领创建了红三军,然而邓华将军却是红一军林帅的嫡系,一直到此次赴朝作战,两人才碰到了一起,然而两人的配合却十分默契,并且彭老总对于邓华将军,也是十分的信任。
1951年 彭总因为后勤等问题,回国汇报工作时,就是邓华将军代理志愿军战事的,将军带领志愿军,粉碎了敌人的屠夫计划,组织敌人向三八线推进的脚步,而且邓华将军为人十分低调,在宋时轮将军率领第九军团,陈赓将军率领第三兵团,陆续进入朝鲜作战后。
邓华将军曾希望让出第一副司令的位置,由陈赓将军担任第一副司令员,宋时轮将军担任第二副司令员,自己的位置可以往后挪一挪,担任第三副司令员,不过遭到了彭老总的反对,作为第一批入朝的将士,第九兵团对于朝鲜战况的了解程度,要比其他人更深。
尽管如此,邓华将军还是以自己的名义,向中央发去电报,希望能够改任陈赓将军,作为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不过组织上和彭老总的想法一致,邓华将军看事物长远,在朝鲜战场战功赫赫,实在没有必要改换位置。
因此在抗美援朝时期,邓华将军的职位,实际是要比大将陈赓,还要再高上一些的,彭老总曾经评价道,邓华这个人 知识丰富 头脑聪明,眼光长远 想得也比较周到,是个好帮手,在彭老总还没回国时,就曾给中央去了电报,希望在自己回国调养后,志愿军第一负责人是邓华,由此可见 ,彭老总对于邓华将军的看重。
在彭老总和陈赓将军,相继回到国内后,邓华凭借出色的战功表现,接替了志愿军总司令的职位,在朝鲜战争结束后,1954年 将军回国,先后担任了东北军区党委书记 ,沈阳军区司令,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位,然而一次会议,却让邓华将军的命运出现了转折。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面对一些人对彭老总的指控,邓华将军坚定地支持彭老总,最终遭到牵连 ,撤销了军区职务,被分配到四川担任农业机械的副省长,副省长的工作一干就是18年。
直到1977年 ,邓华将军才重新得到重用,在对越反击战时,上面还曾想过,让邓华将军领兵出征,然而当时将军的身体已经不太行了。
1980年 将军因病去世,享年70岁,
左二为邓华将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