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粟裕在其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中,曾谈到过对孟良崮战役中国军的看法,大致内容如下:
“在孟良崮战役中,把我军捕捉孟良崮战机,说成是敌整编74师孤军冒进,送上门来,是不符合实际的,既没有反映敌军的作战企图和动向,也没有反映我军的预见和战役决策。而且也把敌人想得过于愚蠢。”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粟裕对于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的否认,甚至还肯定了国军并不愚蠢。
前线指挥的粟裕大将
那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以及整编74师究竟是如何覆灭的呢?
蒋介石不许突出,各派系见死不救
1947年2月,国民党军在莱芜战役中兵败,李仙洲被俘,这给了蒋介石一个巨大的刺激,他如何也想不到仅仅63个小时,就让解放军包了饺子。
就像王耀武说的,就是5万头猪也不至于短短3天就被全部抓获。
蒋介石也不是真的愚钝如猪,立马改变布局,吸收了莱芜战役脆败的经验,制定了如下规则:
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避免突出。
这里也可以看出,坊间流传的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率领整74师突围冒进才导致丢了性命是不正确的,因为老蒋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不许突出的命令。
况且,张灵甫和粟裕也算得上是老对手了,怎么会不了解粟裕的战术特点?张灵甫早就在涟水战役中领教过了,就算蒋校长不讲,张灵甫也不会冒冒失失地选择突进。
不过这种布局还是有漏洞存在,谈一句后话,在4月的泰安战役中,国军的72师又被华野给逮到了。
前不久华野刚刚收获了一批武器,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正好逮住了这2万人的72师,岂有放开的道理?
72师自然是笼中兔,想跑也跑不掉了,师长杨文泉急忙向周围的国军求救。
结果呢?无人搭理,说起来就是蒋校长不让分散和突出部队,气得杨文泉直骂娘,别人也就罢了,距离百里之远,过不来还能谅解。但是75师和85师离得这么近,一天的脚程,翻个身就到了,竟然也不过来相救。
国军各派系的军队坚持互不救援紧密依靠,但是不得不说,的确也避免了被华野分散兵力,聚歼围之的风险。反正去了都是死,不如放弃一个呢。
粟裕难找破解之法
莱芜战役的失败,给了所有国军将领一个巨大的警醒,所以在孟良崮战役打响时,国军各部队都非常注意紧密依靠,不被共军调动围歼。就连一直打败仗的汤恩伯都知道了要紧密配合。
国民党军队
1947年3月起,汲取莱芜兵败的国民党放弃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调转枪头开始对陕北和山东地区进行重点进攻。
而汤恩伯所率领的8个整编师成为了此次进攻的主要兵力集团,下辖分别是:
黄百韬率领的整编25师,李良荣率领的整编28师,
张光玮率领的整编48师,段霖茂率领的整编57师,
李天霞率领的整编83师以及钟记率领的第7军。
8个整编师共20个旅约20万人,皆由汤恩伯一手调动,而汤恩伯手握重兵后又露出了狂妄面目,甚至大言不惭道:就算被陈粟兵团包围了,我也不怕,他们根本吃不下我们。
这次的牛算是让汤恩伯吹上了。
此话不假,粟裕在得知国军兵力部署后,也是这样认为的,华野的确吃不下。
紧接着,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这一个月里,这支庞大的兵团不仅打通了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一段,还成功占领了鲁南解放区。
接着国军又打算继续向鲁中山区进攻,大有开门见山势如破竹之意,而陈毅和粟裕在这一个月之间多次寻找战机进攻,但是均未讨到任何便宜,看来,老蒋布局的“兵力集中”战法确实奏效。
华野官兵正在研究战法
4月下旬,华野终于抓住了一点漏洞,就是前文提到的在泰安战役中的整编72师,陈粟没有留情,直接将其歼灭。
眼见无可奈何,手下的战士们有些着急了,屡次进攻未果,军中已经开始有人出现情绪了。
不过粟裕却依然不慌不忙,这么多年。粟裕什么场面没见过,有句话说得很对:
“粟裕是有实力要打,实力不够,创造条件也要打。”
送骄纵张灵甫归西
就在陈粟两位首长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中共中央军委来电指示:
1、不要性急;
2、不要分兵;
3、待合适时机把握歼敌机会。
陈粟两位首长也非常同意中央命令,这正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5月初,陈毅、粟裕调整部署,把主力撤到了莱芜和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并且把准备南下的第2和第7纵队隐蔽集结于莒县,进入鲁南的第6纵队则是隐蔽在平邑附近。
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调动着国军部队,陈粟走到哪里,国军走到哪里,一旦发现华野有想围敌打援的动作,便立刻停止,等待集合以后再尾随。
终于,耐性欠佳的国民党军忍不住了,也对此时的华野部队判断产生了重大失误。蒋介石和顾祝同都认为华东野战军又攻又撤已经战力疲惫,再无应战之可能。
5月10日,蒋介石下令3个兵团放心大胆地向博山、沂水一带火速前进,右翼的第1兵团也放弃了稳扎稳打的战法,不等2、3兵团便单独行动,在整编74师,25师和83师的配合下从垛庄和桃墟地区进攻坦埠
。
绕了一大圈,粟裕终于等到了这一刻,汤恩伯的第7军和整编48师也在河阳一带露头,是时候寻求战机来围歼了。
作战命令刚下达,粟裕忽然知晓汤恩伯兵团的整编74师正在偷偷向坦埠推进,于是粟裕临时改变命令,改为向整编74师进攻。
粟裕这招实在是高!
粟裕在后来也坦言当初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皆因两点:
第一、整编74师下辖的第51、57、和58旅都是全美械精良部队,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若歼灭此师,不仅可以震撼敌军,还可以大振本军士气;
第二、74师师长张灵甫乃是个持功而骄的人,跋扈且自大,一向不将其他部队放在眼里,若华野围歼74师,其他部队本着不分散部队和看不惯张灵甫作风的两大原因,极有可能不会积极救援。
快刀斩乱麻,陈毅、粟裕当即下令决定采用“猛虎掏心”战法,出动了较于74师5倍的兵力对其进行了猛攻。
结果如大家所料,张灵甫求爷爷告奶奶也无人来救,就算整25和83两个师相隔只有5公里,也全然当做没听见完全毫无行动。
5月16日,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整74师被全歼。
孟良崮战役较于莱芜战役,国民党还是有所进步的,就像粟裕说的,布局不差不是那愚蠢之人,或许74师的覆灭怪不了旁人,张灵甫的狂妄自大才是最终的原因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