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老人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得让他还钱了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老人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得让他还钱了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无数人都对毛主席感激涕零。

但是,在湖南平江有一位老太太,却有着另一番心情,指着报纸上的毛主席照片,对女儿说:“过去这么多年了,咱得让他还钱了。”

这位老太太,名叫向振恺,是杨开慧的姨妈。

向振恺出生于湖南平江县向家镇山陂村,还有个妹妹,叫向振熙,后来嫁给了杨昌济,并生下了女儿杨开慧,所以,向振恺就是杨开慧的大姨。

向振恺长大后,也依照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姓钟的男人,生有一男一女,但是因为一次意外事故,男孩不幸夭折了,只剩下一个女儿,叫钟瑾怀。

钟瑾怀也是个不幸的人,她跟丈夫结婚没几年的时间,丈夫就因为外出做生意,意外身亡了。

而且,在向振恺50岁那年,她的丈夫也不幸去世了,向振恺就干脆带着女儿回到老家,跟自己的妹妹,也就是杨开慧的母亲经常走动,杨开慧和钟瑾怀这对表姐妹也开始熟悉起来。

可能是性格相似的原因,杨开慧跟钟瑾怀相处得非常好,几乎是形影不离,后来杨开慧跟毛主席恋爱的时候,还请钟瑾怀给自己把把关。

钟瑾怀接触毛主席后,对杨开慧说:“我虽然没有文化,但看人还是很准的,这个人以后肯定有出息。”

看来,钟瑾怀看人确实很准!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反动派杀害后,因为当时毛家人跟杨家人都不在长沙,无人能够收敛杨开慧烈士的遗体,最后还是由向家人出面,处理了后事。

要知道,因为杨开慧特殊的身份,向家人这么做,是冒着很大的危险的。但是,向振恺一家人还是做了。

而且,当时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还小,无法独立生活,就由向家人照顾了一段时间,过后才被带回杨家,由杨老太太照料。

那么,既然两家人关系这么好,为什么还会发生讨债的事呢?

原来,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毛主席筹办“文化书社”,经费不够,就由杨开慧出面,向大姨向振恺借了100块大洋。后来,毛主席一直忙于革命事业,就把这件事忘了。

1950年5月,毛岸英回老家探亲,顺带着去看望了姨外婆,也就是向振恺。在这次见面时,向振恺就向毛岸英提起了这件事,希望毛主席能在方便的时候还这笔钱。

因为当时向振恺身患重病,为了给她治病,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了,向振恺实在没办法,只好向毛岸英提出了这个要求。

其实,在这之前,向振恺就跟女儿钟瑾怀提过这件事,钟瑾怀跟当时的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认识,李维汉得知这个情况后,还给她开具了证明,让钟瑾怀带着去北京找毛主席。

不过,还没等钟瑾怀出发,就被她的伯父阻止了,认为过去了这么久了,这笔钱又何必再去要回来呢?

钟瑾怀的儿女们听说这件事后,也纷纷劝阻母亲,说当初资助毛主席革命的那笔钱,比起杨开慧阿姨为革命捐躯,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大家的劝说下,钟瑾怀这才打消了念头,毛主席也不知道这件事。

直到这次毛岸英去看望姨外婆,回去后说起来这件事,毛主席才想了起来,对毛岸英说,当初正是因为有向老太太的帮助,革命事业才算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而且如果没有向老太太跟你钟姨母的帮助,也没有人处理你母亲的后事,这样吧,你让向老太太跟你外婆住在一起,她们两个由我一起赡养。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向振恺搬到了长沙,跟妹妹也就是毛主席的岳母住在一起,毛主席每月按时给她们每人寄过去100元的生活费,一直到她们去世。

向老太太去世后,毛主席还寄过去300元,作为丧葬的费用。

像这样的事,其实在毛主席身上还发生过好几次,因为当年毛主席忙于革命,无法照顾家里,都是亲戚朋友们帮着照顾,毛主席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在建国后,经常会给这些亲戚朋友们寄点钱,或是寄点东西,略表心意。

(参考资料:《湘潮》《湖南日报》,人民网)

上一个: 上甘岭大战多重要?秦基伟感叹:美军真正认识到中国人的厉害

下一个: 千古之谜之秦始皇死因!郭沫若:并非病死,死法很残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