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汉景帝一生中一共育有十四个孩子,而十四个孩子当中没有一个是嫡出的孩子,在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
下,皇位一般都是给嫡长子继承,而在没有嫡长子的情况下,一般会按照出生早晚来选择立为储君,成为太子。
而汉武帝刘彻在汉景帝的子嗣中排名第二,非嫡非长的他是不可能当上这个太子、成为以后的汉武帝的,
那他到底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
太子的人选,不仅仅是关乎到国家社稷的发展,也关乎到王朝发展的命数,而选择的标准多种多样,不仅仅是才华和处事能力,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皇帝的喜爱
,而这恰恰也是汉武帝刘彻能够在最后登上皇帝宝座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
汉景帝在登基后,每天都会考虑要如何选择皇子立为储君,因为汉景帝的正妻薄皇后在这么长时间的在位内没有为汉景帝生育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没有,所以既然
没有嫡子能够继承汉景帝的皇位
,汉景帝就不得不考虑从庶子之间选择一个正确的人选去成为他死后继承皇位的太子。
毕竟这些都是庶出的孩子,所以起步是一样的,不管是后面曾经被立为太子的孩子还是最后的胜者汉武帝刘彻都是一样的地位,所以汉景帝对于某一个孩子的喜爱度决定了这个孩子在汉景帝脑海中出现的次数,而
汉武帝小时候不经意的表现
就做到了这一点。
,就在汉景帝登基后不久。因为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在生汉武帝之前生育的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在汉景帝登基后,汉武帝的出生,一个生了三个女孩的母亲生了一个男孩,这就算是放在平民家庭也都是天大的喜事了,而放在皇家更是了不得。
像是在为他的父亲汉景帝登基进行庆祝
,所以一开始汉景帝对这个孩子也就是汉武帝会有更多的喜爱,对这个孩子也会更加上心,以至于临终前也会让这个孩子陪在自己的面前,这份喜爱是汉武帝与生俱来的,这也是最后能够登基的第一步喜爱度准备。
汉景帝对汉武帝刘彻的喜爱不仅仅停留在出生的时候,还有在汉武帝小时候不自觉表露出的
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
小时候的汉武帝如此优秀,而汉景帝也对这个孩子感到十分的惊奇,
喜爱度更是在不经意间攀升到极致
,即使后面汉武帝对于成为太子没有什么希望,但汉景帝仍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这种皇帝的喜爱就给了汉武帝能够成功登基的准备。
汉景帝的正妻皇后没有孩子,因此汉景帝的其他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在同一起跑线的,而汉武帝的出生时间
非常巧妙
,又在年幼的时候表现出非常大的天赋,过目不忘可不是是个孩子都会有的。
所以这样的天赋,
是上天给予的
,是非常能够提高皇帝的好感度,即使最后不能成为下一个皇帝,偏袒自然是少不了的,而汉武帝的第一步登基准备就做好了。
两位女性的助攻
下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汉景帝的重视。
如果仅仅是靠汉武帝最开始少时得到的汉景帝的好感度,是远远不可能最后成功登基的,所以这两位女性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助攻都是对汉武帝登基
极其有效的,
这也是汉武帝能够不争不抢、默默无闻这么久还能够在汉景帝面前有极大的印象的原因。
两位非常伟大的女性的助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
汉武帝登基准备的第二步。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在当时远近闻名的王美人,为汉景帝生育了四个孩子,可以见得是非常有功劳的一位女性,仅仅是靠着四个孩子就可以
母凭子贵
,半辈子到死都会不愁吃喝。
但是这样一位美人,虽然是妇人,但也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妇人,
这样一位明智的母亲
王美人生育了四个孩子,却没有恃宠而骄,
没有给汉景帝留下坏的印象
,所以有时候不经意间的话语就可以轻轻调动起帝王的心思,就好比《琅琊榜》中的靖王的母亲,都是温柔敦厚的类型。
正是因为这样的母亲,汉武帝刘彻被汉景帝派出去做事的时候,仍然还是可以透过这位母亲的来时不时地刷一下存在感,如此汉武帝
在汉景帝的心里就扎下了根
,也为在弥留之际的汉武帝仍然能够想起汉武帝的优秀打下了基础。
另外,王美人绝对算是一个比较有头脑的女人,能够在汉武帝小时候就
接受了当时汉景帝姐姐馆陶长公主的联姻要求。
当时汉武帝还比较小,但是这个王美人就能看到接受当今国君姐姐的联姻要求是非常划得来的一件事,即使汉武帝不能继承皇位,
也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
王美人绝对算是汉武帝登基准备中
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了这一环,给汉武帝刘彻后面很多事情都打通了道路,登基对的道路更是顿时间就有些开阔了。
(二)馆陶长公主对于汉武帝的喜爱
馆陶长公主是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并且这位长公主还是汉文帝和窦皇后唯一的女儿,可见其宠爱程度,而当汉景帝登基后,还给这位长公主封了封地,册封为馆陶长公主,由此可见
馆陶长公主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另外,馆陶长公主为了报答汉景帝,会经常派人给汉景帝送一些美女,
所以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面前是非常有话语权的
,所以这位长公主的话一定会在汉景帝心中留下一定的考虑。
前面说到馆陶长公主跟王夫人说好的联姻,其实馆陶长公主一开始找的并不是王夫人,而是当时长子刘荣的母亲,但是刘荣的母亲对长公主每年送来的美人颇有微词,
因此不愿和长公主结成亲家。
买卖不成,仁义也不在了,两个女人彼此嫉恨,而正好王夫人可以帮着长公主对付刘荣的母亲,所以这样女人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
正好助了汉武帝最后登基一臂之力。
馆陶长公主对于刘荣母亲非常讨厌的同时,也连带着讨厌这位长子刘荣,而刘彻作为她的女婿自然就是要多说好话,而馆陶长公主的
地位决定了她的话语分量。
并且,馆陶长公主可是可以一直进谏的,
,而对于长子刘荣则持一般态度,所以时间一久,汉景帝自然也会意识到刘荣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很好太子人选,反而汉武帝刘彻才是一个比较好的人选。
这两位伟大的女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是都推进了汉武帝最后的等登基,两个女人的助攻使得汉武帝完成了登基准备的第二步。
前面说到长子刘荣,如果这位长子能够耐得住性子,稍微耐心等待一下,说不定还真的不是汉武帝刘彻登基,而是他了。
长子刘荣在得知汉景帝不是很想立他为太子,转而立刘彻为太子后,就有些崩溃了,所以会在一切还没有定数的情况下,
选择谋反
。
刘荣当下就开始召集天下有才能的人,自己建造大量武器,暗暗储存了百万金钱,还派人暗杀了朝中多名支持刘彻的大臣,但是仅仅是在谋反的准备阶段,就被刘彻给发现了,
这也给了刘彻表忠心的机会。
长子刘荣额叛变使得汉景帝更加信任汉武帝刘彻,所以就算是刘荣没有成功谋反,汉景帝也不会再信任他了,这次的登基准备就对手送给汉武帝刘彻的,正是这一次谋反未成,
使得汉景帝更加信任这个二儿子
,不再会动摇要将其他的孩子再选为太子。
这种信任在汉景帝弥留之际也能体现出来,因为他没有嘱咐汉武帝很多话,汉武帝在汉景帝心中是非常优秀的,
将江山社稷交给他是非常放心的
,甚至于不需要再叮嘱什么了。如此一来,刘彻的登基准备就完成了,登基也指日可待了。
四、结语
汉武帝为何能成功登基?他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从汉武帝小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预示着他以后
能够成功登基的天赋
了,毕竟也不是哪家孩子都有这样的天赋,有天赋的孩子会更加得到家长的宠爱,皇家也不例外。
王夫人和馆陶长公主的合作是汉武帝刘彻能够成功的一大助力,有王夫人的支持,也有长公主的支持,
太子之路会更加顺畅。
最后是刘荣给的一次表现中心的机会,成功获得了汉景帝的所有信任,并且汉武帝刘彻本身也是有才能的,所以汉武帝刘彻就成功登基了。
上一个: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筷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