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五千载风雨春秋,寻望千万里光阴长路,掀开尘封的历史让当年迷雾今朝开,揭去神秘的面纱让古今豪杰为君来。
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既有功又有过。他的功劳有很多,比如统一天下、创立皇帝制度;修筑万里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不过他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大兴土木、横征暴敛等,对现在影响最大的是焚书坑儒,当时他为了统一思想,焚毁了很多诸子百家之书。不过其中有一本没有被他焚烧,并被流传到后世,如今很多人仍然在沿用,只是年轻人不怎么喜欢看。
它就是《日书》,其实换句话来说就是现在的日历,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古人如何预测婚丧嫁娶、乔迁等的内容,不过它不仅仅是一本黄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这本书预测每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而且预测得很详细。古代人们对于《日书》相当推崇,看了这本书,人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时辰该干什么事。众所周知,古人比较迷信,所以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甚至家里大门应该朝哪个方向,《日书》就给了我们二十多种答案。《日书》还根据二十八个星宿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为二十八个时间段,据此可以预测在哪个时间段适合娶妻、娶到的妻子是什么样的等等。关于生孩子也有一套说法,通过这本书古代人可以知道哪个时间生的孩子长得俊美或者才华出众等。
不管是婚嫁还是丧葬,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生孩子,这对古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们便很重视这本书,这些书成为了他们日常行事的遵循,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如此看来秦始皇嬴政舍不得烧这本书应该是想让老百姓们有一些约束感。
虽然不涉及法律,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遵照这本书,秦始皇久而久之是容忍不了的。因为他才是百姓们的统治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他为法则。不过,《日书》的法则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如果烧毁此书必定会引起百姓们的愤恨,甚至会影响自己的统治,所以不得不将此书保留了下来。
我们今天看来,这本书只不过是在讲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罢了。还感觉古人们真是无聊,做个事也要讲究这讲究那的。我们会觉得古人们过于迷信、过于迂腐。所以《日书》虽然流传至今,但是很少年轻人愿意去看。
不过作为一套行事准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启示的。这些行事规则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深究就能知道,它的依据就是五行学说,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只是表面的,最后还是不要迷信,遵循自己的内心。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并分享,感兴趣的可以添加关注,谢谢大家。(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