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能改变关羽的结局,曾留下八个字暗示他,可惜其却没有听懂
大家熟知三国这段历史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声甚至是盖过了记载三国正史的《三国志》,不过万事都是有利有弊,通过一些小说的演绎,我们才能更加喜欢一段历史,也会更愿意去了解这段历史。三国本身就是一个时局动荡但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不论是三国中的哪一方我们都可以称他们为英雄,毕竟时势确实是造英雄的。乱世造英雄也必然会有很多奸恶之人,如此对比来看方能显示出真正英雄的模样。
三国之中有一个人物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他就是关羽,关羽可以说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时人或者是后人对于关羽的评价很大一部分都是称赞他,称赞他在战场上的骁勇,更是让多少人闻风丧胆。而且关羽跟随刘备是不离不弃,也是一个非常忠心之人,最后关羽虽然死在了战场上,那也是为了帮助刘备完成功业。
但是我们在这些评价中还可以看到不同的字眼,那就是关羽的性格颇为自负,喜欢凌驾于别人之上,虽有英雄之气,却没有像英雄一般博大的胸襟,而他性格中的那份骄傲和轻敌,也成为了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史书中就记载了关羽其实很看不起黄忠,小说中更是将关羽的这种形象更加的立体化了。
有一次关羽准备去攻打长沙,诸葛亮告诫关羽长沙的太守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在他手下却有一员大将,年岁已经过了六十,而且头发都白了,但是却耍的一手好刀,这个人你一定要注意,万万不能轻敌。关羽嫌诸葛亮麻烦就说道您怎么能灭自己的威风,去长了一个老兵的志气呢。
关羽完全没有把诸葛亮的提醒当作一回事。而且他在刘备晋封时出言侮辱黄忠,认为黄忠这样的人不配和自己在同一个等级。这些都是关羽表现出来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自然就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屏障,关羽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了。
但是所有的文字记载中都有一个情节那就是有人觉得关羽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留下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个字希望可以保护关羽,但是关羽因为太过高傲没有在意,最后在麦城兵败身亡。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在小说中可以发现其实诸葛亮在收到刘备给他的入川的命令后,心里非常的不平静,他找不到合适的人替自己镇守荆州,荆州在当时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有荆州就有胜利的可能,丢了荆州就等于一切回到了原点。
关羽前来接替诸葛亮时诸葛亮就给关羽留下了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可惜的是关羽并没有听懂诸葛亮给自己的忠告,最后在麦城大败,还丢掉了荆州这块地方。关羽最后的失败就是因为自己不仅去惹了曹操,还让孙权和曹操结成了联盟,失败就是必然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