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才。荆州大V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庞统能够在谋士辈出的颍川,得到司马徽这样卖力的推介,可见其确实有着不俗的才能,与诸葛亮堪称是“双核驱动”。但是,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小说中,庞统的业绩都无法跟诸葛亮相提并论。而且他还先后有被孙权、刘备弃用的黑历史,那么,他为何一开始没被重用,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在演义中,庞统被描绘为一个形状古怪、丑陋无比的人,按照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标准,颜值确实很重要。一位人才如果空有才学,但没有一副好皮囊,一样会被人所忽视。
比如曹操曾经在面见匈奴使者时,自惭形秽,非要拉来长得帅的崔琰假扮他。而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的诸葛亮,一出场就非常吸引眼球,让刘备惊叹不已;更不用说风度翩翩、文雅风流的千古第一儒将美周郎了。
但是,关于庞统的长相,在史书《三国志》中并未提及,而且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不是以貌取人的昏庸之主,所以他们都不会因为长相而不喜庞统。那么,真实原因为何呢?
笔者认为,庞统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被孙权和刘备重用,实属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在真实历史上,庞统不是被孙权拒绝,而是曾短暂在孙权手下做官,周瑜还是他的直接上级。当时,庞统被任命为了荆州南郡的功曹,也就是辅助当地行政长官工作的助手。而周瑜当时兼任南郡太守。
后来周瑜去世,庞统到吴国首府报丧,还获得了东吴一些名士的欢迎。孙权不是没有用他,只不过是没有重用。而刘备任荆州牧以后,任命庞统为耒阳县令,庞统还因为政绩不佳,被刘备免官。
为何孙权、刘备都没有一上来就给庞统非常高的官职呢?这是因为,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太深了。
其实,像诸葛亮、庞统这些初出江湖的谋士,远远没有小说里写的那样神奇,他们满腹经纶,在学术界名气很大,但真正放到行政、军事岗位上,是什么水准还未可知。
所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孙权、刘备们也不可能给他们太高的官职。在小说里被神话的诸葛亮,在历史上也只是在赤壁之战后,才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别以为“军师中郎将”就等于“军师”了,它其实就是一个不超过六品的小官,当时负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税收征收工作,可不像小说里说的那样掌管军事,连关羽、张飞都要听他的调遣。
如果拿现在的事情举例子,这就好比是一个在校学习成绩颇为优秀的大学生到社会上求职,在不经过一番实践锻炼之前,哪个老板也不敢把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重任交给他。
所以说,只有人才在实践中显露出自己的本领之后,才能够被这些枭雄们赏识。比如,诸葛亮刚刚投奔刘备时,只是帐下谋士,什么职务都没有(当然刘备也是个空头左将军,不可能给他说没职务),等到刘备夺取了成都之后,诸葛亮才被升任为军师将军,这也仅仅是一个六品的武官而已。
直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的职务才跟着如坐火箭一般蹿升,跃居丞相高位。
而同样的,庞统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也只是刘备对他的一次考验。庞统被免官后,幸好此时鲁肃给刘备写信推荐他,认为庞统是可以担任治中从事(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大秘)的人才,刘备这才将他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后来随刘备入蜀。只不过,可惜庞统在攻城时被射死,他的职务也就停留在了军事中郎将之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