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和曹操两人细细评起来仕途真是极像的,都是丞相,都封侯,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曹操不称帝是因为时机不成熟,那诸葛亮不称帝的原因呢?我认为是不敢也不愿。
益州派系林立,局势错综复杂
蜀汉可说是三国之中派系最多,最复杂的了,诸葛亮属于荆州派系,但也不是荆州人个个都服他,比如被诸葛亮赞为“荆楚奇士”的廖立就认为自己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经常不服诸葛亮的调配。
东州派系的老大李严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给他使了多少绊子,随便一查就知道。至于益州本土派系就更不用说了,反刘拥曹是他们一贯的宗旨。
强敌环绕,不能造次
当时三国并立,魏强蜀弱,再加上内部的不安稳,即便诸葛亮真的踏出那一步,那“衣带诏事件”只会再来一次,而且来的更快,更猛。
复兴汉室是最后的凝聚力
诸葛亮一向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来抗衡魏吴两国,要是诸葛亮真的称帝了,那蜀汉政权立马就成一盘散沙,他自己能不能保有性命还难说,更不用说他的志向了。
诸葛亮自身局限了他不会称帝
诸葛亮向来自比“管仲,乐毅”,那是千古名臣楷模,对诸葛亮来说,他需要的大权独揽,能实现生平志愿,而不是拼一个虚位,这一点倒是和曹操挺像的。
刘禅绝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别忘了,刘禅可是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就采取了分权举措,并且停止北伐,休养生息,很好地平衡了各方面的势力。这一点就连诸葛亮也是有心无力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