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著《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擒关羽以归。”
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上表献帝,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之后关羽重归刘备,又被委以重任,镇守荆州,虽然后来败走麦城,但被民间奉为武圣,千古崇敬,可以说风光无限。
三国有一员猛将与关羽的经历极为相似,前半生功勋卓著,结局却极为惨淡,不但被排挤,被讽刺,还被曹丕画壁画嘲弄,最终忧愤而死,这个人就是被史官陈寿称为““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的五子良将于禁。
192年,司徒王朗向曹操举荐于禁,称其可任大将,于是曹操拜于禁为军司马。自此,于禁追随曹操三十年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公元193年,于禁统兵徐州,攻克广戚,次年,于禁随曹操讨伐吕布,独自率军攻破吕布两座营垒,后在攻打寿张时攻占四座城池,讨伐黄巾军,期间居功至伟,迫使百万黄巾军投降曹操,随后被收编为大名鼎鼎的青州兵。
公元197年,张绣反叛,曹操遭重创,于禁是唯一坚守营垒的将领。官渡之战中,同样是于禁坚守防线,使得袁绍久攻不下。
216年,履立功勋的于禁升为左将军,与蜀汉五虎上将马超同职,可以说是到达了人生事业的巅峰,然而相隔三年,于禁便遭遇了“晚节不保”的厄运。
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曹仁坚守,庞德与于禁一起驰援曹仁,关羽用计水淹七军,于禁庞德被擒。原是马超副将的庞德大骂关羽,宁死不降,被关羽处斩,于禁却投降,之后被关押于江陵。
曹操得知后,感叹道:“于禁随我征战三十载,怎么最后不如庞德!”见于《三国志》: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关羽死后,于禁被遣回魏国,已须发权白,面容枯槁,当时曹操已去世,于禁见曹丕后哭泣顿首,曹丕照样封于禁为安远将军,让他去祭拜曹操陵墓。曹丕事先派人在曹操陵前画了关羽战樊城的壁画,其上画着庞德愤怒,于禁跪降的内容。
于禁见后,羞愧而死。
有人问为什么刘备能容关羽投降,曹丕却容不得于禁投降,因为关羽投降时刘备还处于创业期,需要用人,也需要收买人心。而于禁投降时呢,一者曹魏不缺大将,有曹氏家族与夏侯家族,还有郭淮钟会邓艾等无数大将,于禁作为前朝功臣,错就错在官职过高,试想三军总司令投降敌军,能有什么结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