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香卖履安排身后事,是曹操的儿女情长,还是不愿禅让的阴谋?

分香卖履安排身后事,是曹操的儿女情长,还是不愿禅让的阴谋?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古之帝王死后,君王的妻妾有的殉葬相陪,不然有子嗣者留宫终身至老,无子嗣者出家为尼。而曹操在遗令中,除了对国家大事予以安排,还安排了自己婢妾等宫中女子的后事。

此《遗令》大意,婢妾和歌伎都很辛苦,我死后就让她们居住在铜雀台。在铜雀台的大厅上放一张六尺的床,挂上带穗的帐子,早晚都要准备干肉、干果、干饭之类供俸,每月初一、十五从早上到中午,还要朝着帐子歌舞。婢妾和歌伎要时常登铜雀台,看望我西陵墓田。多余的香分给诸位夫人,不必用来祭祀。各房没事可做的人,可以学作衣带、鞋子去卖。

曹操这段安排,就是成语分香卖履的由来,成语意思是比喻君王临死前对妻妾的爱恋之情。

曹操的身后事交代是特别的,通常帝王将相的遗令里,多言身后葬于何处,或葬于某某人的墓旁,只有曹操特别交代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问题。而关于曹操遗令,到底蕴含着什么含义,历代分为浪漫和阴谋两种解读。一、浪漫派

古代帝王的姬妾嫔妃,在帝王死后,往往不是被打入冷宫,要不就秽乱宫闱,结局凄惨。因此,曹操在临终前为这些姬妾安排好后半生生活,希望她们能够自食其力。曹操这种人性化的思维,体现他的性格,不仅有胸怀天下的英雄气概,也有情真意切的儿女私情,仁厚、体贴、细腻的一面。

曹操这种情义缠绵的临终之言,历代诗人也深有感动者。罗隐《铜雀台》“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袁枚《随园诗话》引戴喻《临漳曲》:“卖履分香儿女情,读书射猎英雄气。”

二、阴谋论

司马光就认为曹操《遗令》,只交待家人婢妾,一点也不谈及禅让一事,装做不在乎的样子,真正用意是,把天下遗留给子孙,但保有汉臣的名称,免得后人讲话,很明显是想掩盖禅让一事,苏轼一向讨厌曹操,对曹操分香卖履也没好感。

曹操是英雄也是奸雄,到底他的遗言,是浪漫情怀的展现,还是为了千古名声考量,那就大家各自解读吧。以一个极度喜爱曹操的心情,笔者是相信浪漫说法的,他是英雄也是枭雄,雄才大略英姿焕发充满霸王气质的一个人。

笔者觉得曹操始终不篡汉,除了免去千古臭名的原因,他依然对汉室对献帝有一丝感情一丝忠诚,再怎么说刘协也是他亲自迎回的,固然只是为了利用但这么多年总该有一点感情,何况一开始的献帝是真正信任曹操,再怎么样曹操也不太愿意亲手篡位。

董卓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枭雄,可是他就是因为废刘辩才开始搞臭,曹操有这么个前车之鉴再蠢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反正东汉灭亡是必然的何必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把自己搞成董卓一般,让曹丕来做自己既不有损又可对献帝尽那么点忠,何乐而不为。

很喜欢忘记在哪部三国影剧看到,曹操吟唱诗经这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非常符合曹操的心境吧。

上一个: 曹操有两句名垂青史的名句,一句劝酒必用,一句老年人吹牛喜欢用

下一个: 刘禅为何恨关羽?不娶关羽女儿,就连封号也别有含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