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汉第一冤案,晁错一心为国,却惨遭“腰斩”

西汉第一冤案,晁错一心为国,却惨遭“腰斩”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纵观历史有很多的冤案,单单是西汉就有韩信冤杀案、周亚夫冤杀案、刘据被诬告谋反案、李陵全家冤杀案等,如果说谁是西汉第一冤案,小智觉得应该是晁错冤杀案,晁错一生忠心耿耿,敢于谏言,辅佐二主(汉文帝与他的学生汉景帝),但是因为什么,却被自己学的汉景帝“腰斩”于东市,咱们接着往下看。

汉文帝刘恒,其父汉高祖刘邦,在汉文帝时期,藩王数量就有数十个,当时晁错身居太常掌故,并教太子汉景帝读书。晁错曾谏言汉文帝削藩,但汉文帝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并没有采纳晁错建议。

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继位,晁错任为内史,后封为御史大夫。之后晁错又向景帝提出削藩,陈述了藩王的罪状,削藩的好处,并上书《削藩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其意就是藩王必须要削的,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晁错剧照

在得到景帝许可后,雷厉风行的晁错就策划着史无前例的削藩大业,弹劾一个个藩王,然而引发的后果是晁错没想到的。

藩王是各个诸侯,当他们的利益受到削弱后,纷纷反抗,其中就数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国打着“清君侧”名义举兵造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

景帝与晁错没有想到会引发这样的后果,这也是因为晁错为什么要提出削藩,因为藩王联合起来,实力还是很强大。

景帝万万没想到这时晁错提出,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造反,自己留守首都,景帝继位于和平年代,虽然精通骑射,但是也没有上过战场(心里想你提出的建议,引发了后果,却让我去上前线,你自己留在后方),而且众多大臣们也不愿意景帝御驾亲征。

就在事情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袁盎向景帝提出了杀了晁错以泄藩王之恨,景帝犹豫,由于晁错是自己的老师,又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现在没有解决的办法,而且晁错在朝堂上提出御驾亲征的言语,所以就同意了,晁错就这样冤死于“腰斩”

然而,晁错被腰斩后,七国并没有退兵,显而七国早有造反之心。这时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七国并未退兵,邓公认为七国造反,清君侧只是借口,斩杀晁错只是堵住了忠臣的嘴,而叛乱并未平息。景帝封邓公为城阳中尉,并让其去讨伐叛乱,然而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所以说最最无情帝王家,景帝能派人不到三个月平定叛乱,早已有所防备,当时朝堂关系很微妙,朝中大臣只有晁错最有发言权。在景帝还是太子时候,身为老师的晁错就告诉景帝,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这样晁错死于自己学生的手中(虽然不是自己动手,也是景帝同意)。晁错勇于直谏,一心为国,却遭最残忍的腰斩,实乃西汉第一冤案。

上一个: 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最终的下场如何?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下一个: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留不住人才?除刚愎自用外,这几点也是主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