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墙,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万里长城。为了修建它,秦始皇等皇帝召集了数十万工人,花了上千年才修建完成。然而,很少人知道我国还有一段城墙非常特殊,相传其坚硬程度能磨刀。
此城墙的修建者,是匈奴人。民间有传言说,匈奴人在建筑城墙的时候,首先在泥土中混入大量牛羊的鲜血,然后层层铺垫。夯实好城墙的根基以后,匈奴人接着用柴火烘烧墙壁以增加墙的坚硬程度。最后匈奴人再用特制的大铁椎猛锥城墙,以此来检验城墙的坚硬程度。若是城墙上出现了痕迹,说明城墙不坚硬,修筑城墙的人以及负责建工的官员都要受到惩罚。如果墙完好无损,则说明墙的质量过关。
据一些史书记载,匈奴修建的城墙都是异常牢固的,坚固的墙身甚至可以用来磨砺刀剑。不过,匈奴人修建城墙的方式非常血腥和残暴。如果民间的传言属实,那么匈奴人每修筑一段城墙,就有无数的牛羊因此而死。统万城的存在,证明匈奴人修建的城墙是非常牢固的。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政权。413年,赫连勃勃认为自己一统天下了,君临万邦,便以统万为名,命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召集10万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是为统万城。史书记载,阿利为人十分残暴,修建城墙时蒸土筑城。建成后检验城墙的坚固程度,每锥入一寸,他便杀了参与者,然后把其尸体与城墙筑在一起。10万人花了整整六年时间,才修建好了统万城。城墙为白色,因此当地人称之为白城子。又因为它是赫连勃勃下令修建的,故又叫赫连城。
427年,北魏攻克了统万城。4年后,大夏国被北魏灭亡。虽然统万城遭受了战乱,但依然保存完整。统万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为2556米,西城周长为2470米。它有三道防御体系,分别是:护城河、外郭城防御体系、,立体防御体系,内部结构相当复杂。
统万城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但它依然保存完整。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它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统万城为历史学家研究五代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