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殊途同归:稀里糊涂的韩信,明明白白的杨国忠

殊途同归:稀里糊涂的韩信,明明白白的杨国忠

作者:未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韩信拜大将军剧照

韩信拜大将军以后和张耳率领着几万人,准备东出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来攻,就在井陉口集结号称二十万的军队迎击。

此时广武君李左车陈馀说:

“汉将韩信前已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豹,又活捉了代相夏说,在阙与血战大捷,现又有张耳辅助来攻我,这是远离大后方乘胜进攻的势头,其锋芒锐不可当。但是送粮的路程太远,士兵一定会挨饿。如今这井陉小道,窄得两辆车不能并行,人马都不能排成行列,韩信的军队到这里要走几百里,他的粮饷队伍一定很长且薄弱。请您拨给我三万人,我抄小路去截断他们的粮道,您在正面只管加固防御工事,坚守营盘不与他们开战。他们求战不得,往后又退不回去,我以奇兵断他们粮饷挡在后面,坚壁清野他们弄不到任何吃的东西,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人头就可以送到您的面前。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不然,被擒的大概就是我们俩了。”

李左车剧照

陈馀是个满嘴仁义的儒生,对这种“阴谋诡计”嗤之以鼻,于是对李左车说:

“兵法上讲如果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可以去包围他们;如果是敌人的一倍,就可以同他们决战。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其实不过几千人。他们又经过了千里跋涉前来攻打我们,已经是疲惫已极了。如今这样的敌人我们避而不打,那以后再遇到更强的敌人我们还能打吗?再说其他诸侯也都会说我们怯懦无能,就会随便来欺负我们了。”

于是他立即就否了李左车的作战方案,该方案搁浅。

这是“读书人”经常犯的毛病,别人向他献计的时候一旦采纳了,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对方,书岂不是都白读了。所以要想尽各种办法挑毛病,正反得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作为一个“大老粗”,刘邦就没这毛病。

韩信先已派细作刺探军情,当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便心中大喜,当即率军长驱直下。大军行至离井径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韩信传令停下来休息。

韩信剧照

到了半夜时分,韩信命令全军整装,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到了山顶隐蔽在山上监视赵军,临行前叮嘱他们:

“赵军见到我军败退,一定会倾巢而出来追我们,你们要迅速奔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

随后又让他的副将传令全军随便吃点东西说:

“等今天破了赵军以后再正式聚餐。”

将领们都不相信,敷衍着答应。韩信此时对身边的军吏说:

“赵军已抢先占领了有利的地势修筑了营垒,他们在没有见到我们的仪仗旗号之前不会攻击我们的先头部队,这是怕我们的大部队缩回去。”

于是韩信先派一万人出了井陉口,而且过了河竟然在河东列了个“背水阵”,赵军都看笑了。到了清晨,韩信竖起将旗,架起战鼓,一路敲着鼓出了井陉口,赵军于是打开营门迎击,两军随即接战。

韩信张耳佯败扔下了大将旗鼓逃到了船上去,船上的军队闪开一条路让岸上的士兵上船后又继续与赵军激战。此时赵军一见汉军败了果然倾巢而出争抢汉军的旗鼓,喊着要活捉韩信张耳韩信张耳的军队退到了船上之后,回师与赵军死战,战局陷入相持。

这时韩信事先派出的那两千轻骑兵,一看到赵军倾巢而出抢夺战利品就立即奔入了赵军营垒,拔掉了赵军的旗帜,插上了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等到赵军拿不下来战斗想要回营时,只见自己营垒上都是汉军的红旗,大惊失色,以为汉军已经捉到赵王军心顿时大乱,兵士们四散奔逃,即使有赵将督战杀死逃兵也无济于事。于是汉军内外活捉、夹击,大破赵军,陈馀败逃,被杀死在水上,赵王歇被俘虏。

将领们向韩信呈献了首级俘虏庆贺完得胜便问韩信

“兵法上讲布阵之法是右面和背后靠着山,前面傍着水,可是今天您却让我们背靠河水布阵,还说让我们打一败了赵军再吃饭,我们当时都不服,但最后竟然打胜了,这是什么战法呢?”

山地战

韩信说:

“这战术兵法上就有,只是各位没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要把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死里求生,要把士兵置于绝境让他们绝处求存’么?而且我原来也没法对部下施与任何恩情,这就叫做‘驱赶集市上的人去作战’,势必将他们置于绝境,如果把他们放在一个还有退路的地方,他们就一定都会逃跑,那我还能指望他们为我作战吗?”

将领们都折服说:

“我们可真想不到啊。”

韩信在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同时却在不断重复着做人上的严重问题:

1、还是狂妄自大,自己懂就是懂,何必说兵书上有别人注意不了。虽然自己已经被任命为大将军,但却是破格提拔,越过层层级别,德行并不足以支撑“师者”式的口吻,甚至会被人认为是小人得志;

赵括剧照

2、“背水一战”心里有数就行,不能说出来,这个战法完全不爱惜士兵的生命,虽说此战获胜,但伤亡不可避免,士兵得知自己被如此对待则必然寒心。这和战国时代赵国“名将”赵括本质是一样的,赵括的父亲赵奢就曾言道“赵括把士兵生命当儿戏”。在韩信之前,庞涓项羽都这么做过,却都没有洋洋得意说出来;

3、刘邦集团实质是自己沛县旧部和吕后一族两大势力揉合而成,从之后的历史进程来看,甚至吕后的势力还要更大一些,而韩信不过是符合了刘邦胃口而起用的,然韩信自己对此毫无警觉。

杨国忠剧照

唐代玄宗朝的杨国忠自知以玄宗喜好得势,只不过他想及时行乐而已,但对于“即使玄宗还在对他没了兴致他一样会倒霉,而世家大族玄宗却难以撼动几个”这点来看,杨国忠是有能力避祸的。

韩信不同的是,他的结局是自己选择了过把瘾。

上一个: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为何第2天哭着自尽?关羽对她做了什么

下一个: 匈奴来自哪里?现在还有匈奴人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