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南北朝至隋朝名臣,将领
李穆自称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人。李陵投降匈奴之后,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鲜卑族建立政权,其家族随着北魏政权南迁,重新回到汧州、陇州一带居住。他的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
李穆风度俊雅精神昂扬,倜傥而气节高尚。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泰举义旗入函谷关时,时年20岁的李穆便追随于他,很受信任。李穆也小心恭谨,不敢懈怠。宇文泰对他赞许不已,让他随侍身边,出入卧室,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宇文泰从夏州赶去解难,而侯莫陈悦的党羽史归占据原州,宇文泰命令侯莫陈崇率领轻装骑兵前去偷袭。李穆预先在城内,与兄长李贤、李远等人占据城门,接应侯莫陈崇,活捉了史归,以战功授都督。随后李穆活捉窦泰,收复弘农,都立下战功。
永熙末年(534年),李穆因推举迎接北魏孝武帝,封爵永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他又统领地方军队,应军功卓著而被晋封为伯爵。
大同三年(538年),李穆随宇文泰与高欢对阵,在沙苑大胜,高欢弃逃,丢弃兵士八万人。宇文泰追至河上,挑选留下士兵两万余人,其余放归。李穆说:“高欢已经胆破,现在快速追击,可以抓住他。”但是宇文泰不听 ,论前后功劳,晋封公爵。
大同四年(538年)八月,李穆跟随宇文泰在邙山攻击北齐的军队,宇文泰因马中箭受惊而在阵前堕马、被东魏的士兵追上时,李穆突围前进,用马鞭敲打宇文泰的后背骂道:“下作的军士!你的主公在哪里,你要独独留在此地?”,东魏军见宇文泰被轻贱轻佻,以为他不是贵人,就没有紧追不舍。随后李穆把自己的马给宇文泰,一起冲破重围逃了出来 。他们因此幸免于一死 。不久宇文泰和李穆相对而泣,回头对近臣们说:“能成就我大业的,就是这个人! ”于是命令李穆安抚慰问关中,李穆所到之处,立即平定,被任命为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又过了很久,宇文泰赞美李穆的志气节操,赞叹道:“人所宝贵的,只有自己的生命,李穆能看轻自己生命,把我从危难中救出。即使再给他封爵升官,赏赐玉器绸缎,也难以报答。 ”因此赐李穆以铁券,饶恕他十次死罪。
不久,李穆开府治事,兼领侍中之职。当初,邙山败北,李穆将骢马授给宇文泰,宇文泰于是将厩内的骢马全部赐给李穆,并封李穆的姐妹为郡君、县君,他的本宗已经母舅家,也皆得到各种赏赐。
李穆转任太仆后,跟随于谨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户,进位为大将军。进击并打破了曲沔蛮,被授为原州刺史,宇文泰另拜授李穆嫡子李惇为仪同三司。李穆考虑到两位兄长李贤、李远都是佐命功臣,而子弟许多都担当要职,李穆担心过于盈满而深感恐惧,因此坚辞不受,但宇文泰不允许。不久李穆迁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冢宰。
北周元年(557年),李穆增加食邑三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七百户。宇文泰又另封一个儿子为升迁伯,李穆让爵于他的兄长之子李孝轨,宇文泰同意了 。
宇文护执政时,李穆之兄李远及李远之子李植,因谋害摄政晋公宇文护 ,全部被杀,李穆应当坐罪。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可以保家之人,多次劝李远除掉他,李远却不接受。等到临刑受死时,李远哭着对李穆说:“显庆,我不听你的话,以至落到这个地步,这可怎么办! ”李穆因此免于一死,除名被贬为民,他的子弟也都被罢免官职。
李植之弟淅州刺史李基,本应连坐被杀,李穆请求用自己的两个儿子换回李基的性命,宇文护认为李穆仁义而释放了他们叔侄三人。不久,宇文护拜授李穆为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并恢复李穆安武郡公的爵位。
武成年间(559年-560年),李穆被免除官爵的子弟,全部恢复官爵。武成二年(560年),李穆被任命为少保;保定二年(562年),升任大将军。保定三年(563年),李穆随杨忠东征,回来后又拜授小司徒; 保定四年(565年)五月,进位柱国,改任大司空,并奉诏修筑通洛城。
天和年间(566年-572年),李穆晋爵位为申国公,持节安抚东境,修武申、旦郛、慈涧、崇德、安民、交城、鹿卢等城镇。
建德初年(572年),拜授太保。建德二年(573年),出任原州总管。建德四年(575年),高祖东征,命令李穆率领三万兵马,另外进攻轵关和黄河以北各县,李穆将其全部攻占。后来因为皇帝生病而撤军,又将这些地方放弃。建德六年(578年),进位上柱国,转任并州总管。当时东部地区是第二次平定,人心不安,李穆治理,以清静为旨,百姓感激。
大象初年(579年),增加食邑至九千户,拜授大左辅,保留并州总管原任 。大象二年(580年),加官至太傅,总管不变 。
杨坚做北周宰相时,尉迟迥作乱造反,派人招李穆。李穆扣留其使者,把联络造反的书信上交朝廷。李穆之子李士荣,认为李穆驻防之地有国家精锐部队,私下劝李穆造反。李穆心怀犹豫,隋文帝派柳裘和他的第十子李浑前去开导晓喻。柳裘见到李穆,晓以利害,李穆听后十分高兴,说道:“周朝的德行已经衰微,不管是糊涂人、聪明人,都能看到这一点。天命如果是这样,我怎能违背? ”于是诚心归顺杨坚 ,并将镶有十三道玉环的金带、象征天子的服饰送给高祖,且派李浑入京,对举着熨斗对杨坚说道:“希望其执掌权威以安抚平定天下”,杨坚很高兴 。北周大定元年(579年),李穆又以天命为凭据,秘密上表,劝杨坚登基 。
杨坚接受禅让后,颁布诏书说:“你曾有旧恩于我,又是我的父辈 ,恭敬地获悉您的指示,不违大义,定于本月十三日恭顺承接天命。 ”开皇元年(587年),李穆来朝见,隋文帝走下廷阶致礼,拜授他为太师,允许他赞拜时不自报姓名,并赐实封成安县三千户食邑。于是,在李穆的子孙中,即便尚在襁褓的,也都拜为仪同,他一家中手执象笏做官的子弟有一百多人。李穆的贵盛,在当时无人可比。
李穆上表请求退休,隋文帝下诏书说道:“我刚刚建立新朝,正要借助良臣的谋略,请求养老这种话,实在不切合您的实际。所谓七十致仕,那是指的一般人。以至于吕尚以八十岁辅佐文王,张苍以满头白发九十奇寿任汉相,卓越的人才为世所用,自然不能拘于平常礼制,请忖度这方面的特例,做一些变通。您既然是年长旧臣,身体不宜过度烦劳,现在可以确定司职,不必参加朝廷集会;如果有重要事,需要商议,则派遣使臣,登门询访。 ”
隋朝新立之时,太史上奏认为应当迁都。但是隋文帝因为刚刚登基,对此颇为踌躇。
此前杨坚嫌弃台城地方狭小,而且宫中多有鬼妖,苏威曾劝其迁都,隋文帝没采纳。见太史如此上奏,隋文帝犹豫不决。这时,李穆上表支持迁都。杨坚看到李穆的表章,说:“天道圣明,已有祥瑞显示;太师是人民愿望所归,他提出这一请求,应该可行。”于是听从了李穆的意见 。
一年后,隋文帝颁布诏书道:“礼仪制度为一般人而设,智慧超群的人不受此限制;法令律例用来约束小人,对君子不必用法来防范。太师上柱国申国公,气度深厚胸襟广大,名望高尚影响深远,在朝廷重臣中名列第一。职位最高,才能卓越,经历无数艰险,犹如钢铁百炼更精纯。如同伯玉一样没有过失,颜回没有异心,且性情清静开阔,本来不会与法律相关。但是圣王传下教诲,是为了表彰善人的。远离法律弘扬道德,是为了尊崇申国公的高龄和功德。从此以后,即使有罪过,只要不是谋反叛逆,纵然有一百个死罪,也不加审问 。”
开皇六年(586年),李穆在府第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他在遗嘱中说道:“我承蒙国家大恩,年龄和官爵均已到极点,现在回归黄泉,无所遗憾。到最后我都不能陪天子圣驾到泰山和梁甫去封禅,所以不忍辞世,大概就是因为这一遗恨吧。 ”隋文帝下诏派遣黄门侍郎监护丧事,赐马四匹,粟麦二千斛,布绢一千匹,并还追赠李穆使持节都督冀、定、赵、相、瀛、毛、魏、卫、洛、怀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为“明”;还赏赐他石椁、前后部羽葆鼓吹、鍂车京车。百官护送他的灵柩到城郭外。隋文帝下诏派遣太常卿牛弘饔哀册,用太牢之礼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