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太监,名叫汪直。汪直是何许人也?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特务机关很多,先有锦衣卫,继之有东厂、西厂,还有一个设立不久就关闭的内行厂。说起来,大明朝的这四大特务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大体相同,不仅是大明朝国营的谍报机构,而且拥有抓捕、审讯、起诉、宣判和处决的特权,是兼间谍、警察、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于一身的特殊组织。由于拥有正常政法部门难以企及的特权,因此,这四大特务组织的行事作风都是一样的凶狠残暴,一样的肆无忌惮,一样的为所欲为,一样的鱼肉百姓。
众所周知,明代最著名的特务机构是东厂。东厂在明成祖朱棣时设立,此后直到明朝灭亡,历时二百二十多年,东厂一直是直接受皇帝指挥。东厂的一把手,常常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这个“皇帝最信任的人”,能够左右皇帝的想法,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因此各级官员甚至朝中大员,都以能结交他们为幸。
“西厂”虽然只在明宪宗和明武宗时代存在过,先后加起来时间不过10年。但是西厂的权力比东厂还要大----它不仅能侦查百姓,也能侦查东厂,而且拥有的特务数量比东厂还要多。 试想,这汪直当时的职务是“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说得通俗点,就叫“提督西厂”,是管理西厂的一把手。因此,汪直的到来,在江南引起的轰动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
汪直打算,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说汪直要来,沿途地方当局和交通部门,都提前预备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忐忑不安地等着汪直大驾光临。对于汪直其人,各级官员是又爱又怕,一方面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他来,能结交这样实权人物不说直接通天的途径拥有好处多多,即便是可以受他惠顾一点也益处大大;另一方面对即将见到久负盛名的他,心里又很有些战战兢兢,心中无底。毕竟握有特权的人,慢待了不好,得罪了更不得了。
于是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汪直到江南视察,各地官员自然要小心陪侍,一些有冤屈的老百姓也指望能通过“钦差大臣”讨个清白。一时间,“官民多持讼词往诉,或为之理”。
这汪直视察江南,是沿着台州-温州-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建宁(今福建省建瓯市)-延平(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顺昌、三明市、永安、尤溪一带)继续南下,明里说是钦差办事,暗地却一路搜刮民财。汪直索要钱财的手段很高明,他本人口口声声称要廉洁奉公,手下的校尉却一个劲伸手要钱,就这样一路中饱私囊到了福州。福州的大小官员也是毫不含糊,“自三司官以下,迎候唯谨”,小官吏如果惹恼了汪直,拖出去就是杖责。
就在汪直在福建耀武扬威的时候,却出了一桩意外。福州镇守太监卢胜是个细心人,他发现这个汪直虽然自称提督西厂,是钦差大臣,可是手中却没有任何皇家信物。卢胜仔细盘查后,得出结论----“汪直”居然是假冒的。
有人竟敢冒充汪直行骗,这还了得?在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下,事情很快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原来,假汪直其实名叫杨福,是江西人,曾经到过北京,在崇王府里当过内使。后来,他逃了出来,想回老家。路过南京时,杨福碰到一个熟人,熟人发现杨福长得很像汪直。于是杨福心生一计,决定冒充汪直骗些钱花,那位熟人就扮作他身边的校尉随从。两个“混搭”的骗子先到芜湖敲了一笔,见没有露出破绽,于是他们大着胆子沿江而下,再顺着浙江沿海南下。由于杨福在北京城混过,对朝廷礼数略知一二,所到之处居然没有人怀疑两人的真假。事直至发,假汪直案轰动朝野,自然是罪不容赦。成化十四年(1478年)七月,杨福被处死,他的帮手也被判牢狱。
这件事影响多大,可想而知。笔者在这里说段史料记载的事,各位就明白了此事的后遗症多么厉害。 据《明史·孙懋传》记载,嘉靖四年,有锦衣卫到广东侦查,副使孙懋和按察使张祐怀疑他们是假的,捉住锦衣卫查问。活该他们倒霉,事发后,孙懋和张祐都被投进了大牢。想想,“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特务吓怕了各级官员,以至于有时候连真特务也不敢认了,真是一幕富有时代色彩的悲剧。
假汪直行骗之事到此就说完了,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故事听,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无论是明代还是现代,都有骗子打着高官的幌子招摇撞骗,可笑的是,居然都能行骗得手。可以说,见利动心,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多不能免俗。既然不能免俗,掌握些防骗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太趋炎附势。否则,留下的不止是笑柄。我们当谨记,那些企图攀高门、走关系的官员就更加需要多加谨慎才好。
上一个: 赵孟頫书法造诣很高,为何知名度却最低?
下一个: 清代的监察制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