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给大家带来齐桓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饿!”
想必这两个字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的遗言,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竟落得个惨死下场,蛆虫遍及全身也无人为其收尸,怎一个惨字了得!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为什么一提到小白,我就会想到小新?),公元前686年,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主之位终取得胜利,自此做了齐国国君,称“桓公”。
在优秀员工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励精图治四十载,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富有的上市公司。
在外交方面,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一手好牌,藉以笼络团结中原各诸侯,并受到中原诸侯们的拥戴和信赖。
纵观齐桓公大半生,真可谓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要不然也不能把齐国打造成最具实力的第一盟主国。
照理说这样的人,应该落个好下场,起码可以风光大葬。那料想死的还不如个草民有尊严,下场竟是活活饿死。不但如此,还让蛆虫把他吃了。
公元前645年,优秀老员工管仲已经病得起不来炕,齐桓公拖着老迈不堪的身子去探望这位臣子兼旧友。
管仲在上气不接下气,眼看就要断气之前,对齐桓公说了一番肺腑良言,他奉劝齐桓公远离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告诫桓公这三个人是小人,不能委以重任,不能过于信任。
不曾想他这番话让齐桓公很不爱听,这三个都是他的宠臣,自己与他三个就好似小新与风间、正男和阿呆的关系。
因此他不服气地回敬道:“易牙将亲生子烹了给寡人做食物,表明他爱寡人胜过爱他儿子,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道:“人世间最大的亲情莫如爱子,他对亲生子都不珍惜,怎会珍惜国君你呢?”
齐桓公对这番话不屑一顾,他给出的理由是易牙不爱儿子,但一定不会不爱自己,自己比他儿子还儿子。
接着他又反驳道:“竖刁割自己的肉给寡人吃,证明他爱寡人胜于爱自己,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说:“此人连受之于父母的皮肉都不爱惜,怎会爱国君你呢?”
齐桓公仍觉得管仲这番话不妥,竖刁不爱自己的父母,不等于不爱自己,自己比他爹还爹。
要说齐桓公这辈子也够本了,吃了两次人肉,不知道这老家伙是不是吃上瘾了,还是吃糊涂了,根本听不进好良言。
他又反驳道:“开方本是卫国公子,他为了寡人连太子位都不要了,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丧,这不正说明他爱寡人胜过他的父母,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说:“人世间最亲近的人莫过于父母,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丧,这样对待父母的人,怎么会爱国君你呢?”
齐桓公此时已经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了,他愤愤起身离去,他不允许管仲污蔑他的三个小伙伴,自己与他们断背山式的君臣之爱是不允许任何人诋毁的。
他走后,管仲带着无限哀怨和无奈闭上了眼睛,在公元前他的人生从此Gameover。
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管仲临时前的“诅咒”很快在公元前643年应验了。那一年,齐桓公病倒了,他躺在榻上起不来,三小人的机会来了。
易牙、竖刁以他的名义发出告示,禁止任何人入宫,并堵住齐宫大门,在大门外垒砌一道高墙,谁敢进来谁就死。
可怜的小白躺在榻上痛苦地哀嚎,身边连一个侍人都没有,想喝口水都办不到。卫公子开方带着上千户齐国居民去了卫国,朝廷变成了易牙、竖刁的天下,他们根本记不起还有个待死的老人叫齐桓公。
而齐桓公的五个儿子此时对于以往严苛且威严不可侵犯的父亲不闻不问,而是为了争夺权位相互攻杀。
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整整搁置了67天,尸体生满蛆虫也无人收葬。可叹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田地,真是可悲至极啊。若他到了阴曹见了管仲会不会对自己的固执而感到惭愧呢?
齐桓公晚年的悲剧如长鸣之警钟,时刻提醒世人要听人良言相劝,注意身边的小人,不要认为别人对你好,你就感动得一塌糊涂,给你鸡汤喝,说不定里面有毒。而应用常情、常理去推理,才可下定论,不让小人趁虚而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