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的民国其实只存在于戏子们臆想的影视剧中。真实的民国,按照李大总统的说法就是还不如前清。这还真不是夸张,民国不光铜产量比不上乾隆时代,海军吨位比不上清朝水师,抗战时就连陆军火炮比例也比不过清军和太平军。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数字。
抗战前的1935年,国军的火炮家底是各种火炮567门,退役了110门后,国军只有456门火炮,其中山炮132门,野炮252门,榴弹炮32门。别看国军抗战打得惨,但外购火炮的补充还是很给力的,希特勒和斯大林都在不同时段援助过国军,物流天才蒋某人甚至还指望,在1939年九月找法国和波兰运军火(别笑,波兰火炮数量是同时期国军的四倍以上,坦克数量和日军差不多),可以说是被几大强国一起伺候。但到1940年国军的火炮数量依旧十分感人,口径勉强达标的山炮不过是662门,野炮数量是252门,轻榴弹炮只有97门,重榴弹炮更惨只有57门,总数不过是1068门,加上反坦克炮,也不过刚刚超过2000门大关(算上6358门迫击炮才达到8773门),这个火力标准被太平军和清军远远甩在后面。
土鳖太平军没有耶鲁哈佛的毕业生当外交官,买火炮仿制火炮的能力却比国民政府强得多。清军在三次武昌之战,五年时间内就从太平军手中夺取了651门火炮,仅仅是武昌之战杨载福所部,清军就夺取太平军火炮“百余门”。湘军和太平军交战更是感慨太平军火力强悍,曾国荃就说:和自己交战的太平军有‘’=开花大炮多尊及洋枪二万杆,其火器精利远优于湘军百倍’。太平军每占领一处要地,就在那里建立各种兵工厂,苏州、昆山、湖州、南京等多地的兵工厂是太平军重要军火基地。太平军还积极外购军火,英国情报中所说的太平军一年从新加坡购买3000门火炮也是实情,因为仅仅是英国“模范”号轮船就一次卖给太平军300门火炮。太平军常年保持着数千门火炮,在火炮和士兵的比例上远远超过国军。
与此同时,清军在外购和自产火炮上也是行家。清军特别喜欢克虏伯(这名字就是翻译美化的结果)的火炮,在清朝灭亡前正式购买了2510门克虏伯大炮,如果算上其他途径进来的克虏伯大炮,清朝政府购买的火炮正好是克虏伯一个月的产能(3000门)。清朝购买的克虏伯火炮已经接近一战前法国火炮总数的八分之一、沙俄的七分之一,也算是给自己撑起了一个中等强国的架子。晚清给北洋六镇配发了330门左右的七十五毫米火炮,这些火炮成了袁世凯耀武扬威的资本(它们大多用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1935年国军的主要火炮还是1900年的产物),北洋六镇的火力标准超过了拿破仑时代,算是勉强合格的强兵。
抗战前夕,除掉国军炮兵部队直辖的火炮(抗战前是368门),差不多十万国军才能分到十到二十门火炮,这种火力标准还真不如清军和太平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