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崇寒
有宋一代,对书籍一事,尤其用心。毕昇的发明代表了当时图书出版和印刷业的一个趋势,在雕版印刷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孕育出新技术,时势使然。1193年,67岁的周必大被罢相后赴潭州任地方官,受沈括介绍的活字印刷法启发,“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将制好的泥活字置于铜制印版(铜的传热性比铁好)上,成功排印作品《玉堂杂记》(玉堂为翰林院旧称),他将好消息告知好友程元成,成了有据可考中原地区仿照毕昇活字印刷法印制书籍的“第一人”。
告老还乡后,周必大将刻书爱好发展成一门事业,于吉州(今江西吉安)主持刊刻《文苑英华》(1000卷)、《欧阳文忠公集》(153卷),成就私家刻书典范,在“止印三二本”的百万言面前,周必大还是选择了雕版印刷,可惜他那本用泥活字印刷的《玉堂杂记》不存,今人无缘得见实物。1965年考古学家在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拆除过程中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1103)被认为是“毕昇活字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至于“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花落谁家,学界有争议。有人认为当属西夏文泥活字排印的《维摩诘所说经》(12世纪前期印制,1987年5月甘肃武威出土),也有人提出异议,毕竟鉴定活字版本时,“泥字、木字、铜字印本的区别,则在几微之间”,说不清它是拿泥活字还是木活字排印的,毕昇的印刷术为西夏人改造使用倒是不争的事实,出土的西夏文活字版书籍即是佐证。
怎么判断它是由活字而非雕版印刷?如果印本题款中有“新印活字者”“取字”“作字兼丁”等字样,无须怀疑就是活字印刷;没有明确证据的,可以观察印本是否有墨色浓淡不匀、字体大小不等、笔画粗细不一、挖补重印、捺印补字等情况。《维摩诘所说经》就符合上述描述:字形大小不等,字体肥瘦不同,印墨有轻有重,而且有的字明显有断边,不排除是由“易掉边角”的泥活字导致。从留存的西夏文活字印刷品来看,西夏人经历了从粗疏的泥活字印刷到较为精致的木活字印刷的阶段。
毕昇的木活字试验失败,西夏人反而成功了?" />
仿照汉字创立的西夏文字总计六千多个,比起几万个汉字而言,制一套活字要容易得多,西夏以佛教为国教,当印刷大量佛经需求出现时,西夏政府机构中开始出现专管活字印刷的官员,主导印刷活动。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为1991年出土于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12世纪下半叶,西夏晚期),它在墨色和字形上具备很多活字版本的特点,又独具特色,有的字行间出现了长短不一、墨色不同,甚至还有一定弧度的线条,学者牛达生称之为隔行“竹片”印痕。相较毕昇的泥活字排版法,木活字印刷在操作时有所不同,一行行排字时,以竹片隔开,再用碎木块木屑填充捣实,固定字模(省去加热步骤),只有当隔行“竹片”处理不当时才会在字行间留下印痕。
为什么毕昇的木活字试验失败,西夏人反而成功了?区别在用什么材料固定木活字。毕昇使用的液态黏性药剂很容易把木字模泡坏,并粘连在木范上,不好取下来,清洗的时候颇费事,西夏人改用竹片夹木活字字模,再用碎木块木屑填充捣实固定字模后,问题迎刃而解。当然,中原地区不乏以各种材质活字进行印刷的试验,只是大多数没被记录下来,相关印刷品存世极少,幸有元人王祯的记载,我们得以看到木活字印刷的全过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