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与陆军不同,作为一支贵族兵种,海军的建设需要大把地烧钱,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维持庞大舰队。然而一旦这个国家战败,昔日投入巨大开销的海军又该何去何从呢?是顺从地向敌方投降,然后把昂贵的军舰赠予敌手?还是拼死一搏,弄个鱼死网破?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自沉。
在历史上,清朝和德国的海军都曾经历过战败的耻辱,而他们又都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这两支舰队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来看德国的公海舰队,这是一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令英国海军寝食难安的海上力量。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英国一直以来的基本思路就是确保己方海军对欧洲大陆的绝对优势,而德国打破了这种局面。
经过俾斯麦的纵横捭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位传至威廉二世时,德国的军事、工业、经济等各项指标已经远超法国,英国人敏锐地察觉到德国很有可能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而就在这个时候,刚愎自用的威廉二世赶走了俾斯麦,试图在陆上和海上全面实现德意志的崛起,于是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德国在公海舰队的打造上不惜血本,截止一战爆发之前,其主力战舰的火炮数量已经达到英国皇家海军的四分之三。可以说除了英国之外,德国在海上足以匹敌任何一个世界强国,而这也正是让英国人耿耿于怀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德之间在海上死磕,其中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就爆发在这一时期。可惜正当海上难分伯仲的时候,陆上传来消息:德国战败了。
由于长年累月的阵地战拖垮了德国后方的经济,而美国的参战又瞬间改变了力量天平,因此不堪重负的德国宣布投降。此时一支拥有11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5艘战列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的庞大德国舰队也在投降之列,他们会甘于把几代德国人的心血拱手相让吗?当然不舍得,可硬拼也没有实力,毕竟陆上已经投降,舰队即使再强大也不可能永远不靠岸。
几经思索之后,舰队总司令冯·罗伊特将军决定将舰队葬身海底,也就是自己动手凿沉所有军舰。1919年6月21日,名为“彩虹”的军事行动在英国北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拉开帷幕,德国水兵同时打开所有的通海阀门和水密阀门,汹涌的海水瞬间灌满他们无比珍爱的舰体内部。腓特烈号、阿尔伯特号、毛奇号、兴登堡号等,52艘战舰沉入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全部5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的骄傲不复存在。
由于沉没的船只数量庞大,在海底形成鱼类良好的栖息地,后来不少战舰打捞上岸陈列,斯卡帕湾也成为许多潜水爱好者的探险场地。
那么北洋舰队在甲午战败之后是如何做的呢?日军从陆上完成对威海的包围之后,炮弹日夜不停地向刘公岛港内倾泻。水师提督丁汝昌苦等救援不至,担心残存的军舰被日军俘虏,于是下令自沉。但一部分北洋官兵害怕自沉军舰会惹怒日本人,没有执行命令,后来镇远、济远、平远和广丙等舰接连被俘,日军毫不费力地从清朝海军手中得到军力上的补充。
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将镇远舰编入战斗序列,将其他一部分军舰改为教练舰,将定远舰停放在上野公园供人参观。
相比之下,德国公海舰队与清朝北洋舰队不谋而合,都不想便宜对手,只不过清朝海军执行上没有德国人那么坚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