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摆摊”的刘备,是如何营销自己,竖起“汉”字招牌的?

作者:未知点击量:934  来源:历史知识网

小贩刘备终成一代帝王,绝不是仅靠“仁义”二字,没点手段还真竖不起这“汉”字招牌。

前段日子沸沸扬扬的摆摊话题,不由让人想起了当年织席贩履的刘备。摆摊的刘备在汉末三国乱世中,能百折不挠,游走各方营销自己,从织席贩履终成蜀汉帝业,堪称一代传奇。

“摆摊”的<a href=刘备,是如何营销自己,竖起“汉”字招牌的?" />

除了《三国演义》把刘备打造成仁义之君外,正史对刘备的评价也颇高陈寿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那么刘备真的是靠仁义成大事的吗?他究竟是如何竖起自己的“汉”字招牌的呢?虽然《三国志》的内容简略,远不如《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丰满,但我们可以通过耙梳史料找到一些端倪。

伪托帝胄,反复难养

当下不少人把刘备从摆摊的小贩,华丽转身成为蜀汉开国皇帝,当成了“咸鱼翻身”的神话典范。然而从史料我们得知,刘备的出身起点并没有那么低。坊间流传刘备出身卑微的依据就是“织席贩履”四个字,“贩”的意思就是卖。但卖东西并不局限于摆小摊,刘备家织席贩履的大概率应该是有店面,甚至是雇用了小工。他家很可能是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作坊主。何以见得呢?因为刘备十五岁时,母亲就让他去拜当时的大儒卢植读书了,显而易见,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摆摊”的<a href=刘备,是如何营销自己,竖起“汉”字招牌的?" />

涿郡-刘备的家乡

有史书记载,刘备得到了同学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的资助。但按史料叙述的顺序来看,刘备是先上学,后得到刘元起资助的。再者,《三国志·先主传》里说刘备年少时“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是富二代的生活场景,绝不可能是摆小摊之家能消费得起的。

刘备虽然家境不差,但其自称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极有可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刘备和汉朝皇室血脉相去甚远。裴松之就说刘备“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

刘备强调自己是汉室帝胄,是为承接东汉法统称帝找依据。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生育能力很强,光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有个儿子叫刘贞,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侯。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涿郡的刘姓人数已有数万人。这就导致官方的记载会有遗漏,所以刘备要沾皇室这块金字招牌的光,说自己是刘胜的后代,即使大家有所质疑,也没有十足的证据。

因此,刘备在当时既不是社会底层,也不是贵族豪门,可能是小康之家。在汉末诸侯争霸中,刘备起初实力较弱,没有固定的地盘,只能到处“傍大腿”。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都曾当过刘备的大哥,因此时人称其“反复难养”。

告急于吴,借地荆州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击败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汝南大败后,往投刘表刘备投奔刘表以后,表明上恭敬有加,实则广收当地豪杰,挖刘表墙角,“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这使得刘表刘备暗存戒心。

“摆摊”的<a href=刘备,是如何营销自己,竖起“汉”字招牌的?" />

官渡之战

刘备在荆州七年,在笼络各方人才上取得了实际成效。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继位,随后投降曹操。刘琮左右大批荆州人士归顺刘备。此后刘备遭到曹军追击,一路南逃,在当阳长坂遇到了从江东过来的鲁肃。经鲁肃的建议,刘备屯军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西部),遣诸葛亮鲁肃面见孙权

诸葛亮走后,刘备天天担心曹军攻战,当看到周瑜的船队过来以后,很是兴奋,亲自去见周瑜。见到周瑜后,刘备问:“现在东吴决定抵抗曹操是明智之举,您带了多少人马?”周瑜回答:“三万人。”刘备说:“可惜太少了。”周瑜说:“足够了,您就看我如何击破曹军吧。”(《江表传》)周瑜虽这么说,但刘备还是心有疑虑,派张飞关羽领两三千人预备在后,但不归周瑜指挥,作为自己的退路。

此后周瑜在赤壁击败曹军,继而夺取南郡,还很大方地“分南岸地以给备”,但刘备认为给得太少,亲自去京口(今镇江)面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当时周瑜吕范等人劝阻孙权,但孙权害怕曹操再次南下,为了继续维系孙刘联盟也就同意了。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同年,刘琦因病逝世。于是刘备部下推举刘备为荆州刺史,由此,漂泊半生的刘备终于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

以怨报德,袭取西川

坐稳荆州之后,刘备开始根据既定的战略计划夺取益州。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张松法正。按照《三国演义》里说法,这两人背叛刘璋投靠刘备的原因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然而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实际上,这二人都是刘璋集团的政治失意者。法正原本是陕西扶风郿县人,建安初年,关中地区出现饥荒,法正就南去益州投靠了刘璋法正到了刘璋这里混得并不好,“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法正没有被刘璋重用,而且一起侨居益州同郡县的人都议论他品行不端。按理说,同为老乡侨居异地,应该相互帮衬才对,而法正却遭到同郡县乡人的非议。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法正的为人在其得势后就暴露出来了。刘备占领益州后,法正得到重用,拜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一时“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大权在握。法正当权以后“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由此可见,法正这人品行确实不咋地,睚眦必报。当时有人向诸葛亮告状,请求抑制法正的骄横,但诸葛亮知道刘备能得到益州,如今“翻然翱翔”,全靠法正,因此,对法正的行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另一个张松是益州本地人,和法正一样,张松也是“抱负不遇”。张松这人很聪明,能够过目不忘,但他“放荡不治节操”,一直以来不被重用。刘璋曾派张松的哥哥张肃去晋谒曹操曹操张肃为广汉太守。第二次刘璋张松去见曹操曹操啥官爵也没给张松张松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刘璋面前就各种喷曹操,让刘璋曹操断绝往来。同时建议刘璋请援刘备以拒汉中张鲁,暗地里把益州的地形、府库、兵备、人马等等机要统统捅给了刘备,怂恿刘备取益州。刘璋在那个时代是个没有太多心眼的傻白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正是这二人为刘备取川奠定了基础。民国历史学家蔡东藩就评价这二人:“但张松法正并为璋臣,璋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必卖主而求荣,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诛宜也!法正特幸而脱祸耳,是可为后世之不忠者戒焉。”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率万人入川,刘璋带人到涪城(今绵阳)相迎,双方“欢饮百馀日”,开了个超长party。这期间张松法正以及庞统都建议刘备趁机除掉刘璋。小说里刘备回答:“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而《三国志·先主传》里刘备的回答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三国志·庞统法正传》里刘备的回答是:“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小说和正史里的意思完全不同。刘备并没有否认要干掉刘璋,只是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这显示出刘备在政治上比法正庞统之流要高超许多。刘备刚刚入川,尚未站稳脚跟,此时突然发难击杀刘璋,川人必定不服,且西川各要口必定严加防备,对刘备收取西川增加了诸多难度。按照刘备一贯的“仁义”套路,一定是先收买人心,再夺取城池、土地。

聚会结束后,刘璋还送了“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吴书》)刘备假意带兵北去葭萌关,但并未进攻张鲁,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刘备在葭萌关养兵一年,最终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攻打刘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征讨东吴,孙权刘备求救。刘备以回师救孙权为由向刘璋索要大批钱粮兵马,刘璋给了四千兵,物资给了一半。刘备以此为由,激励将士“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吝於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魏书》),正式和刘璋反目。但此时钱财够用的刘备并不急着救孙权。可见,其袭取益州是有预谋的计划,绝不是激愤之举。

上一个: 自产自用,自给自足

下一个: 关于姜子牙师兄弟的简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