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士绝不用火枪?是美国大片的想象,日本战国上火器才是致胜法宝

作者:未知点击量:557  来源:历史知识网

关于武士的形象,日美两国有不同的认识,在《最后的武士》、《英雄》等美国影视剧中,武士们都仿佛嫌火枪脏了手一样,讨厌使用火枪。但日本传统的剑戟片却截然相反,《用心棒》《大菩萨岭》等片中的武士用火枪用的贼喜欢,真的把它当成了以弱胜强的工具。这是日本影视导演黑泽明等人对日本历史的认知,因为用火枪这事在日本武士看来从来就不是忌讳。

根据日本人的战争统计中,从1563年(上杉姐姐扬名的那一年)到1638年(岛原之乱结束那一年,也是宫本武藏最后上战场的年份)的众多战斗中,20.6%伤亡的来自于枪伤害、9%的伤亡是投石类武器造成的(受害者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宫本武藏)相比之下,弓箭的伤害比例高达38.6%儿火枪造成的伤害是22.2%,纯碎伤在武士刀之下的倒霉鬼只占4.5%。在日本战场上火枪是制胜法宝,他们还在朝鲜战场上把火枪手的比例提高了三倍半,在日本还真有武士专门研究火枪并形成了流派。

日本人不光战场上用火枪,还在小规模战斗中使用火枪,把它当做是暗杀第一利器。比如日本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樱田门之变,就是一场火枪立功的暗杀。樱田门之变的苦主井伊直弼是居合道高手,最善于空手入白刃;他的保镖队伍中有二刀流高手永田太郎兵卫,跟着他出行的武士有六十人。而刺杀他的义士是水戶浪士17人、薩摩浪士1人,其中并没有了不起的高手,在人数和质量上都出于不利地位。1860年3月24日事件发生时,森五六郎首先装着喊冤,接近了苦主井伊直弼的轿子,然后突然砍杀井伊直弼的护卫。井伊直弼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遭到了黑泽忠三郎的连续手枪射击,他的腰部、大腿接连中弹,很快失去了战斗力。二刀流高手永田太郎兵卫都是不丢祖师爷宫本武藏的脸,扔掉蓑衣、拔刀砍人一气呵成,瞬间就秒杀了刺杀团中的稲田重蔵,砍得好汉浪人们一时不敢上前,眼看就要翻盘时,他也被手枪射杀。

薩摩藩的好汉浪士有村次左卫門乘机再次接近了井伊直弼的轿子,砍翻了杂兵轿夫,把深受重伤的井伊直弼拖出斩首。整场战斗下来,刺杀一方被杀、重伤后自杀的人有三个,苦主一方当场被杀四人、伤重不治后死亡的也有四人,战斗中最关键的袭击都由日本山寨的柯尔特1851左轮完成,它可以连射,还能射穿铠甲,成了刺杀者最给力的武器。

这一事件改变了日本政局,手枪杀人给力成了日本武士的共识。所以在日本武士电影中火枪、手枪都是王牌武器,并没有正邪之分,仲代达矢饰演的桑畑三十郎就把手枪当做大杀器(在《黄昏大镖客》中变成了来复枪),同样在《大菩萨岭》中文之丞弟弟兵马也被人鼓动用手枪复仇。日本武士和剑术高手都是使用派,宫本武藏都认为弓箭是远距离杀伤之王,认为武士要精通各种武器,他不会向美国小胖子臆想的那样排斥火枪。

17世纪德国剑术大师也说:“当你使用迅捷剑格斗时,副手武器别再用匕首了,用短管火枪作为您的副手武器……在紧急情况下,应该使用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武器,因为事情总会走向极端,这是个危险的时代。”江湖险恶,啥方便用啥,天天砍人的实战派才没西方影视剧编剧们那么矫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个: 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 董卓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下一个: 晚清清军战术过时?李鸿章:不是我不努力,西方战争科技更新太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