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作者:未知点击量:30  来源:历史知识网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世界上少有一成不变的军队,19世纪下半叶的法军就是典型,普法战争和中法战争相距不过十年,但是法军的军官却完全形成了另一种风格。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在普法战争以前,法军推崇的是硬汉作风,具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革命导师恩格斯这样描述当年的法军:“‘可能的,等于做成的;不可能的,总是做得成的。’他不多加思索地——的确,往往是不小心地——前进,确信没有任何他不能克服的困难。这样,他总是以他的民族所固有的那种猛劲和热劲力图进行攻击,他的主要力量就在于此。此外,法国兵士聪明、灵巧,特别适合于单人战斗,并且习惯于独立行动。他在困难情况下有办法,灵活;他有特殊的技能,能够给自己安排一个舒服的露营场所,在火线上修复桥梁等物,立刻使房屋和村庄适合进行防御战,然后以最大的顽强性保卫它们。”作为法军的精英阶层,法军的军官们继承了前辈泡妞、决斗、敢亮剑的特点,麦克马洪就是其中的典型。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麦克马洪祖上是苏格兰人,作为詹姆斯党人人的后代流落到法国,家族在大革命战争中逐渐扬名立万。麦克马洪在普法战争以前就以敢打敢冲闻名,他在克里米亚战争、普奥战争中都有高光表现,成了法军中天王巨星一样的人物。,麦克马洪接受过完整的军校教育(圣西尔军校毕业),但文化程度实在不高(和现代的很多演艺界人士类似),经常闹出笑话,他因此也特别痛恨军中舞文弄墨的学的军官,声称只要自己在军中一天,就不允许任何一个写书的“军中败类”升迁。法军士兵和读书不太灵光的军官们自然也欢迎这样的老粗型统帅,结果他们在普法战争中被特别喜欢写书的毛奇(老爷子不光写军事著作,还翻译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等人打得惨不忍睹。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也正是因为吃了普法战争的亏,在战后尽管麦克马洪一度当上了总统,他却不能在军中继续施加自己的影响,这个法军军官的知识分子多了起来,而中国和越南就不幸成了法军军官知识化的牺牲品。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被黑旗军击毙的法军海军少将李威利不单是法国海军军校的毕业生,写的戏剧还登上过巴黎的舞台,他带着少量兵力就侵占了河内。在马尾军港施展过淫威的孤拔也是学霸出身,他是法国排名第一的巴黎综合理工学校毕业生。和李鸿章进行谈判,取得“不胜而胜”战果的福禄诺也在法国军界、学界有特殊的造诣和贡献。福禄诺是李威利的学弟,也善于写文章,他写过很多科技论文和著作,在中法战争结束以后,他回到法国创建了高等军事学校,并担任校长,此后还担任法国地中海舰队司令。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法军的下层军官也不含糊,陆军的马松撰写了《安南及东京回忆录》(这里的东京是越南的东京湾),海军的罗亚尔写了《孤拔将军的舰队:笔记与回忆录》,不光赚了不少银子,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普法还偏爱硬汉风,中法之战就走学霸路线?法国将官为何两种画风

满清一边的文化人也不少,但能把军事和科学、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却几乎是零,所以中法战争的结果也是一言难尽。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个: 自产自用,自给自足

下一个: 沈从文是中国最早的职业作家,一度穷得吃饭靠赊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