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桓玄父子乱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70,《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13(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晋明帝司马绍有一代明主的资质,可惜运气不佳,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年仅27岁。
司马绍早死,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权力是每个人都不能拒绝的。不久,太后庾文君命其兄长庾亮,与王导、卞壸共同辅佐朝政,但因太后缘故,庾亮得以把持朝政。
王导不与其一般见识,主动退让后,庾亮又把对手扩大到在外的将军。
01、逼反苏峻
苏峻,东晋末年聚集流民自保,本来人没想造反,由于不是大族出身,在乱世中突围而出,聚众归顺朝廷之后,一心想着立功,后在王敦之乱时,立下战功,得授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封邵陵公,驻守历阳,威望逐渐日隆。麾下有精兵万余,不久便心高气傲,招纳亡命之徒,窝藏有罪之人。
庾亮经过一番合计,决定先对苏峻出手。他下令征调苏峻回朝当大司农(农林部长)。
苏峻本就是靠军队起家,如今要他离开军营,傻子都干不出来,何况是他。最后终被逼反,打进建康城,庾亮逃跑,他的妹妹庾太后自杀。
苏峻成功控制建康城后,封自己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然后发布诏书除庾亮外天下大赦。
最后,是陶侃传檄天下,攻陷石头城,苏峻战死,东晋的内战才告一段落。
苏峻之乱被平定以后,东晋朝廷暂时转危为安。这时,王导再度执政,庾氏势力转移到了上游荆州。咸和九年(334),庾亮以帝舅身份镇守武昌,领江、荆、豫三州刺史。
咸康六年(340),庾亮死,弟庾翼继续镇守荆州,庾翼从武昌移驻襄阳准备大举进攻后赵,他征发长江中游各州地主的奴隶当兵,征调车牛驴马,引起了各地地主的猛烈反对。
在内外矛盾的牵制下,庾翼只好停止北伐。
桓温桓玄父子乱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
02、桓温北伐
永和元年(345),庾翼死,晋以桓温为荆州刺史。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出身于世家地主家庭。其父桓彝为宣城内史,与王导、庾亮等深受明帝亲待。灭王敦有功,后死于苏峻之难。
桓温娶晋明帝女儿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他是东晋中期一个有作为又有野心的将领。他一生经历了穆帝、哀帝、海西公、简文帝、孝武帝五帝,对东晋中期近三十年的历史有较大的影响。
桓温一生最主要的活动,是发动了三次颇具规模和成效的北伐。
桓温到荆州后,围绕北伐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在荆州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为北伐准备军粮;永和三年(347),攻蜀,灭成汉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得到了蜀地人力、物力。
桓温见到当时北方动乱,多次上疏请求北伐,但东晋朝廷怕他势力强大,让徒有虚名的殷浩北伐。永和十年(354),殷浩北伐失败后被废,东晋朝廷再也无法阻止桓温的北伐要求了。
桓温共进行了三次北伐。
第一次伐前秦开国君主苻健。永和十年(354),桓温率水陆两军进攻前秦。水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东南),至南乡(今河南南阳西南);步兵自浙川(今属河南)入武关;又令梁州刺史司马勋由汉中出子午道攻前秦。
在北方人民的支援下,桓温军在蓝田大败秦兵,转战至灞上,离长安已很近。苻健与老弱六千固守长安小城,发三万精兵拒温。桓温缺乏坚决收复失地的决心,又想等到麦熟,就地取粮,迟迟不渡潮水进攻长安;后来前秦割了所有的麦子,坚壁清野,桓温军粮食不继,只好徙关中三千余户退兵。
第二次伐羌人姚襄。永和十二年(356),桓温自江陵北伐,进据鲁阳(今河南罗山县),溯伊水而上,击溃姚氏。姚襄西走关中,公元357年为苻坚所杀。桓温进入洛阳。
升平五年(361),又派兵破前燕军,取许昌。次年,上疏东晋朝廷,建议还都洛阳,疏中说:“现在北方人民都盼望晋军北上,如果迁都旧京,正好顺应人民的心愿,朝廷也可以名正言顺发号施令,这可使少数族统治者不诛自灭。”
但是东晋在江南统治已经近50年,地主大族们子孙繁衍,不愿离开家园回到动乱的北方。不久,桓温回到南方,洛阳被前燕慕容氏所占。
桓温桓玄父子乱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
第三次伐前燕慕容氏。兴宁元年(363),桓温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但豫州、徐州还未控制到自己手中。为解决徐、豫问题,他又进行了第三次北伐。
太和四年(369),桓温率步骑五万,自姑孰(今安徽当涂)北上进攻前燕,到达枋头(今河南濬县西),慕容暐准备弃邺而走,可是桓温未能及时进攻。后来燕军求救于前秦,许划虎牢以西,得到秦军帮助,又派慕容垂率军阻击,切断了桓温的粮道。
桓温终因几面受敌,粮尽,闻秦兵将至,被迫退兵,中途遭到燕军骑兵截击,死亡三万多人,大败而归。东晋收复的淮河以北,又重新丧失。
03、密谋篡权
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前后,由于权力越来越大,也急切地想篡权称帝。他的同僚说:“做人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参军郗超献计说:“要提高威信,得学西汉霍光的办法,把现在的皇帝废了,另立一个皇帝。”
桓温觉得此话有理,于是在太和六年(371)把在位的司马弈废为海西公,另立简文帝司马昱。简文帝常怕自己被废,在位二年,忧愤而死。
桓温本来希望简文帝把皇位禅让给他,但又怕王、谢等大族势力而不敢行动,最终只是依照诸葛亮、王导故事辅政。
宁康元年(373),桓温病死了。桓温最终没有篡位,说明他还是明智的。
但其子桓玄却还是忍不住,称帝了。
桓温桓玄父子乱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
04、桓玄称帝
桓玄是桓温的庶子,也是最小的儿子。自幼为桓温所喜爱,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遗命其弟桓冲统率其军队,并接任扬州刺史,以时年5岁的桓玄承袭其封爵南郡公。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尚书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倚仗当权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因畏惧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图谋削弱各方镇。
桓玄知道王恭面对王国宝乱政有忧国之言,故此劝说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并派人联络王恭,推王恭为盟主。
397年,王恭正式起兵,指名讨伐王国宝、王绪。司马道子屈服,把两个人杀掉。从此司马道子不再相信外人,而只相信他的儿子——16岁的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掌握权力后不久就发现权力的可爱,第一个念头就是排除老爹。一天,趁着老爹沉醉,司马元显教白痴皇帝司马德宗下令把老爹的宰相和兼任的京畿总卫戍司令(扬州刺史),全部免职。司马道子酒醒之后,才知道被儿子出卖,大发脾气,但已无法改变。
402年,司马元显21岁,正是目空一切的年纪,更加恣意妄为。驻防江陵(湖北江陵)的大将桓玄,拒绝司马元显的命令,司马元显就自己担任大元帅,统率海陆大军,讨伐桓玄。
桓玄正求之不得,立即率大军顺长江东下,司马元显军败,被桓玄捉住,绑到船头上,连同他的父亲司马道子,一齐处斩。
桓玄以征服者姿态进入建康(江苏南京),做了几个月的宰相。于403年冬,把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废掉,自己登基,建立楚帝国。
可是桓玄的头脑不能跟他的野心配合,他的历史任务只是引导刘裕出场。
刘裕是一个江南人,他是家庭贫寒的中级军官,起兵勤王。桓玄一败再败,最后放弃建康(江苏南京),撤退到他的根据地江陵,但仍被勤王军杀掉,他的皇帝梦只做了六个月。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两晋南北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上一个: 朱瞻基一生犯下的两个大错是什么?
下一个: 《处世悬镜》二十二条行事法则,珍藏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