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世纪广州出口到西方的银器可以做到多精致?

作者:未知点击量:468  来源:历史知识网

文|周冉

更多时候,西方人会向中国的银器铺订购银器,因为“(广东)店铺的银匠能制造任何物品,从小小的盐羹到整套餐具,都能制造出优美的效果。他们会用金为水壶镶边,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按照西方商人的要求制作一定形状及纹饰的叉子。这里的银器十分精细出色,而价格则很低廉。这些银器本质上的价值和欧洲同样的物品媲美。很多欧洲人士通过西方来华贸易买办,向这些银铺订购银具。”1831年,美国人罗伯特·贝内特·福布斯从广州购买了“包括茶壶、餐勺在内的6件银器,共花费了36.05美元。其中,31.15美元是银器用料的价格,4.68美元是加工费用,另外23美分是付给买办的。工费约占总价的15%。”这个价钱在美国是买不到这些东西的。

迟至18世纪中期,广州已开始按西方的造型风格和用途制造并出口银器了,这些外销银器多采用累丝工艺制作,将金银料拉成极细的金银丝,再经编织、旋钮,组成特定的花纹。广东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银累丝花卉名片盒,配有外用的织锦裱糊,内衬天蓝色湖稠制成的包装盒,盒内有长方形的店铺招贴纸,纸上印是店铺地址的英文翻译:其昌,广州同文街2号。

广州工匠在大量生产仿西方日用银器的同时,也把在银器上打款的西方传统引入进来。约在1790年代,广州外销银器开始普遍采用仿英国银标的格式。外销银器的底部通常印有制作者的中文名、销售商铺的英文缩写和银器的成色等信息。有时,底款信息上还会加上地名,这不仅是商家信誉的保证,也方便了外商订购。这些银器的外形非常符合西方饮食生活习惯,如马克水杯的杯身通体等粗,有把手,却在装饰上极富中国特色:杯身上锤揲阳錾“三英战吕布”戏曲故事。锤揲是中国早期金银制作最常见的工艺,利用银质地的柔软和良好延展性,将其捶打成片并作出纹样。錾刻工艺则是由玉石器和骨角器加工工艺借鉴而来。银器的表里皆可使用,效果如同浮雕,杯身一侧焊接的把手,设计成了龙形。这件清代银器现保存于广东省博物馆展馆内,无声地讲述着这段发生在几百年前,中国银器跨越山海,征战欧美市场的商业传奇。

上一个: 赵光义的次子赵元僖,为何27岁就暴毙?

下一个: 机械化造纸改良:巴尔扎克的小说赞美过的发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