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作者:未知点击量:666  来源:历史知识网

全文字数1563,图片5张,阅读时长5分钟

这是一个关于朱元璋的故事。

故事里说: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违抗旨意,被判处死刑。案子交到朱元璋这里,由他进行最后复核。朱元璋见到范文从的姓名和籍贯,顺便问了一句:“你莫非是范仲淹的后代?”范文从回答:“臣是范仲淹的十二代孙。”朱元璋沉默良久,命令左右取来5块帛布,每块帛布上均御笔亲书“先天下之忧而后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送给范文从,说:“我赐你免死5次。”

<a href=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

范文从等于有了5块免死金牌。

这个故事来源自清朝文人赵吉士编撰的笔记《寄园寄所寄·卷二·镜中寄》。原文如下:苏人范文从,仲淹之嫡派也。洪武间拜御史,忤旨,下狱论死。太祖视狱案,见姓名籍贯,遽呼问曰:“汝非范文正后人乎?”对曰:“臣仲淹十二世孙也。”太祖默然,即命左右取帛五方来,御笔大书“先天下之忧而后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赐之。谕:“免汝五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清正廉洁,文武兼备,智谋过人,并一手推动了北宋第一次改革运动“庆历新政”。范仲淹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千百年来的文人士大夫树立了一道标杆,受到无数知识分子的尊重。如果范仲淹后代真的因为他而被赦免过错,那就印证了一句老话“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

<a href=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

可惜,这个故事有很大可能是虚构的。

首先,明朝洪武年间,没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

查阅《明史》《明实录》《起居注》《明代职官年表》《国榷》等正史资料,都没有找到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在明朝时期,御史全名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为正七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一百一十人。人数多,官级低,在正常情况下,一名御史的确很难在正史上留名。但是,既然惊动了皇帝,不可能不在《起居注》上记录一笔。

<a href=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

其次,朱元璋不可能在死刑复核时接见罪臣。

明朝有比较完善的死刑复核制度。不管是判处“立决”,还是判处“秋后处决”,都必须必须经过皇帝审核批准后,才予以执行。这时候,所有的审判程序都已经完成,皇帝不需要重新审理案件。因此,不需要罪臣带到朝廷里去,君臣之间面对面交流。皇帝复核死刑案件时,往往复核的是书面材料。

既然朱元璋在死刑复核时不会见到罪臣,那么怎么可能询问范文从的身份,以至于发生后面的故事呢?

第三,朱元璋不会可能轻易赐予大臣免死金牌。

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在史书被称为“丹书铁券”。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对部分开国元勋赐予了“丹书铁券”。铁券外面雕刻赐予对象的履历、立下功绩和蒙恩次数。铁券里面刻有免罪、减禄的次数,用来提醒防备再犯过错。

<a href=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

1370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时,曾经对李善长徐达等6名开国公爵和汤和、唐胜宗等28名开国侯爵赐予了“丹书铁券”。然而,“丹书铁券”的对象是赐予给对明朝创建立下重大功劳的功臣,一般大臣绝无可能获得。假如明朝洪武年间真的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范文从真的是范仲淹的后代,也不太可能获得“丹书铁券”,更别说一下子得到“免死5次”的待遇。毕竟连被名列开国六公之首的李善长,也仅仅得到了“免死2次”的待遇。

同时,朱元璋对“丹书铁券”的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都制定了有很严谨的规定。“丹书铁券”每副铁券都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颁给功臣,右半收藏内廷府库。需要使用丹书铁券时,将铁券左右勘合,以作为凭据。这就杜绝了别人伪造“丹书铁券”进行仿冒的可能性。朱元璋怎么可能随便写5幅字来,就赐予别人当作“免死金牌”来使用?他不怕别人模仿自己的笔迹,进行仿造吗?

<a href=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 />

毕竟,仿造朱元璋的笔迹来写几幅字,比仿造在内廷府库有存档的“丹书铁券”难度小多了。

其实,《寄园寄所寄》作者赵吉士是一名清朝文人,他所撰写的《寄园寄所寄》是一部类似于笔记小说的集子,里面收录的都是一些奇闻异事,可信度不高。“朱元璋赦免范仲淹后代范文从并赐5块免死金牌”的故事放在里面,很符合这部书的调性。

上一个: 从入侵到“互市”,蒙古为啥怂了十几年?戚继光:我们是以理服人

下一个: 开国中将,天险腊子口立下头功,与王近山齐名人称“张疯子”,授衔时连毛主席都说谢谢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