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金生
先秦时期,掌管占卜和祭祀的史官是上帝和君主之间沟通的中间人,所以,史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国家的大小事务都要通过他们向神请示才能决断。同样,史官们也把记载国事看得非常神圣,当国家改朝换代,史官们是抱着珍藏的典册投奔新王朝的。由此也形成了史官们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君主的善恶是非,都直书不讳,他们视此为天职,甚至愿意为之献出生命。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国国君庄公,负责记录齐国史实的太史便将这件事如实地记录下来——“崔杼弑庄公”。崔杼大怒,杀死太史。那时的史官都是家族事业,这个史官的弟弟接任太史后,也如实记录下整个事件——“崔杼弑庄公”,亦被杀死。最后一个兄弟还写那一句话,崔杼不敢再杀了。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被杀尽了,拿着竹简去写,半路上知道已经写成,才回家去。晋灵公年少奢侈,又非常暴虐,执政赵盾规劝,晋灵公非但不听,反而派鉏麑刺杀他。后来,赵盾之弟赵穿把灵公杀死。太史董狐就此事写道:“赵盾弑其君。”并到朝中出示。赵盾辩解说:“弑者赵穿,我无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就是你作为执政大臣,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就该承担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
《司马迁像》立轴,1984,王西京,纸本设色
先秦时期的史官还开创了史家以“通变”思想总结历史的传统。春秋战国史官掌管文献的职责,既要求他们保管好这些文献,也要求他们熟悉这些文献,因此,春秋战国史官一般都精通《周易》。司马迁认为:“《易》著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另一方面,春秋战国史官担任了为统治者提供政治咨询的重要职责,这也要求史官们不能仅仅掌握部分或片段的历史知识,而是要求能够贯通古今,通晓历史长河的发展变化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洞悉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充当好统治者的政治顾问。
相关阅读